2007年总第172期

加快太湖水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加快太湖水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时间:2007-03-08 13:53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1月28日下午,出席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无锡市代表团组织专题审议,代表们围绕“加强太湖水污染治理”这个议题,献计献策,畅所欲言,发表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朱渭平代表说,太湖水污染治理被列入国家“九五”、“十五”期间重点水域污染防治计划。几年来,无锡市以“五里湖整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治理工作,污水截流、生态清淤 、退渔还湖等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流域水环境质量达标情况不容乐观。总体水质较差,总氮超标严重,富营养化未根本改善。二是至今未建立独立的流域管理机构。长期以来,由于多头管理,跨部门冲突、跨地区冲突成为流域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三是重点流域、重点项目的防治工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望虞河、苏南运河等重点区域、梅梁湖清淤等重点项目的污染防治工作任务仍很艰巨。四是无锡市区尾水出路不畅,至今无法解决。五是《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中要求进行清洁生产审核的无锡企业有313家,目前没有明确优惠政策,因此企业清洁生产的积极性不高。为此建议:流域性河流和跨行政区域的污染防治工作,应由省政府负责建立协调机制;尽快解决无锡市区尾水出路问题;对清洁生产审核、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生态修复等工程项目,省政府应加强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对列入保护和限制开发的区域,国家和省里应给予相应补偿。
  韩晓枫代表说,太湖水污染治理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恶化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每年夏季,梅梁湖成为蓝藻爆发的重灾区。研究结果显示,蓝藻中的毒素对人体危害极大,太湖流域肿瘤发病率在全国遥遥领先,太湖水污染已对群众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苏锡常都市圈已成为严重的水质型缺水城市,这将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后果。为此,建议尽快建立有权威的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项目污染防治工作的研究,重新制定太湖水质监测体系,由省财政每年划拨专项治理经费,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金征宇代表说,目前太湖水污染治理面临三大难题:一是行政交界水域污染难以管理。二是东太湖网围养殖面积严重超量。三是农业污染面广量大,成为治理盲点。建议: 一是急需转变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摒弃先污染、后治理,重发展、轻防治的观念,走人水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道路。二是太湖治理关键要靠结构调整和科技投入。必须抓紧工业污染防治,严格实现达标排放,对偷排和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要加大惩治力度。三是水环境治理最经济有效的办法就是生态治理,这也是最符合我国国情的方式,应探索研究,大胆实践,走出新路。四是应大力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的建设,树立节水就是减污的理念,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陶文沂代表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已参与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十多年,深有感触。目前太湖水环境质量超标率达57.8%,综合治理不尽如人意。建议尽快建立一个有责有权的流域管理机构,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尽快改变“资源是低价,环境是无价”的状况,真正做到“一票否决制”;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力度,组织科技人员攻关克难,群策群力救治太湖;采用物理、化学、生物、自然修复等各种手段,使太湖早日变清,造福子孙后代。
  张明珠代表说,太湖流域地区近年来经济社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也付出了资源和环境的沉重代价,水污染已严重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未来发展。水污染防治工作离人民群众的期望仍有相当大的距离。建议省政府加强与沪、浙、皖三省市的联系协调,共同争取国家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尽快建立独立权威的全省太湖流域管理机构,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加强考核,确保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的完成;协调省内城市间的行动,制定流域治理的总体规划,变局部生态修复为流域总体治理;省人大要制定完善相关法规,有效监督水污染治理工作;建议我省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提出议案、建议,争取国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更多支持。
  刘勃代表说,太湖水污染综合治理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从根本上控制污染源,在环太湖流域关键要淘汰污染企业,太湖水体上游区域要扩大生态保护区,建立更大范围的保护屏障;二是要加大清淤力度,增加资金投入;三是治理上应更多采用生物和自然修复方式,根据不同区域的水质情况,种植不同水生植物,养殖螺蛳、贝壳和以微生物为主要食物的鱼类。
  杨卫泽代表说,近几年太湖治理力度很大,水质改善明显,但污染仍然十分严重,,加快治理刻不容缓。现在最大的矛盾是排污总量太大,超过了环境容量。当务之急要严格控制和削减排污总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太湖水污染治理要采取六项措施,做到整体联动,即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加快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打开尾水通道;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不断提高污水达标排放标准。建议制定统一的治理规划、标准和要求,做到上下左右联动,并建立相应的机制、体制,依靠科学的方法,共同推进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