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总第177期

不妨来点“突然袭击”

不妨来点“突然袭击”

时间:2008-01-08 15:41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日前,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了《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视察办法(修订草案修改稿)》,为了避免走过场、形式主义,今后市人大代表在视察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时,可以在事先不向单位打招呼暗访和“突然袭击”,以便了解最真实的情况。
  笔者以为,这种调整很有必要。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检查成了公开的“通知检查”,“检查未动,电话先行”,往往在十天半月就预发通知,要求下面“好好准备准备”,认真做好各项迎检工作,尔后在检查前几天再正式下发检查通知,这基本成了一种“潜规则”。 于是,下面也确实“好好准备”: 按照检查考核的内容,来个“上面查什么,下面抓什么”,该补的“补”起来,有好的“亮”起来,是丑的“遮”起来。检查点包装得很漂亮,汇报材料搞得很齐全,卫生工作整得很干净,到时让检查者看上去一切都非常美丽,甚至连吃、拿、玩都“准备好好”。有些领导调研时,常常是先听一听汇报,再看一看几个预先定好的点,请几个普通群众座谈,走访几户普通家庭,而这些群众或家庭其实都是由下属单位早就选定的,有的还是经过“排练”的。
  这些检查之所以成了“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的“生动表演”,究其原因,至少有这样几点:一是许多检查往往是“例行公事”,下去“放松放松”是真。二是检查成绩共享,你好我好大家好。你下级工作干得好,显示我上级领导有方,管它“梳妆打扮”,管它“涂脂沫粉”,只要看上去很美就好;三是检查太认真,会引起下级的反感,更何况如今干部考核,下面是重要一票,太认真了会伤感情、得罪人、丢选票。
  检查,是上级督促下级让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的一种有效形式,开展检查只有在下面不知情的情况下,来点“突然袭击”的方式,才能看到真相,发现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工作。这种“突然袭击”的检查,实际上是在倡导一种求真务实的风气,不玩虚的,要干实的,促使大家埋头实干,做出实绩。时下又近年终,各种检查又多了起来,我们应该学学人大代表改革程式化的检查方式,既不发通知,也不打招呼,不妨多来一些“明察暗访”、“突然袭击”之类的检查,让玩虚的难以“准备”,让实干的弘扬“吃香”,让人民群众真正“受惠”。 □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