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总第177期

让环境生态更和谐宜人

让环境生态更和谐宜人

时间:2008-01-08 15:41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加强环境保护和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一项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也是加快“集约锡山”、“和谐锡山”建设的紧迫需要。2007年,无锡市锡山区委、区政府着力推进环保优先“666”行动决定的有效贯彻实施,努力促使群众反映强烈、社会普遍关注、影响发展的突出环境生态问题尽快得到了一定的遏制和修复,推动了人民认可、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和谐宜人的新锡山的建设。
  一、环保优先理念正在确立。加大对环境形势、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市民自觉的生态环保意识有所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吸取太湖蓝藻暴发经验教训,正逐步确立环保优先理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具体工作,环保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做到了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并重、城乡环境治理齐抓,促进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环保政策机制不断完善。先后出台了贯彻落实环保优先“666”行动决定、促进生态环境治理等一系列政策意见35个,初步建立了环保工作问责制、督查制和专项考核制等责任监督体系,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要求。广泛发动,建立环保义务监督员和志愿者队伍,形成了“各负其责、条块联动、动态监管、全民参与”的环保工作新格局。各镇及相关部门都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落实措施,推动工作的开展。
  三、环保重点工程建设加紧推进。东亭、安镇污水处理厂基本建成,东港、鹅湖、锡北污水处理厂进展顺利。加大截污接管入网力度,东北塘已基本完成接管任务,安镇、羊尖铺设管道120公里,东港、鹅湖、锡北污水管网建设铺开。全区河道疏浚已完成360万方,城区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有序实施,走马塘工程已开工。绿化造林步伐加快,新增绿化面积2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3.1个百分点。村庄整治工作强势推进,按照“八化”要求和“生态农村”建设目标,主要解决污水集中处理、垃圾集中收集、河道清淤整治、村庄环境绿化等问题,部分村庄“脏、乱、差”现象得到彻底改变,规划的4个省重点村整治已完成, 45个区定整治村目标基本完成,并建成了一批特色示范村。
  四、环保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全面落实铁腕治污各项措施,展开拉网式环保检查,对重点流域进行跟踪监测,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警示、处罚。深入开展“五小”企业、“三高两低”行业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各类违法行为。2007年全区已关闭小化工企业61家,作出环保行政处罚决定241件,下达环保监督通知书21份、环保监察意见书128份,对未通过环保“三同时”验收的186个项目进行了现场执法督查,对17家重点流域排污单位实施限排措施,下达了《关于对违法排污单位实施关停的告知书》,720家单位签订了《环境保护承诺书》。
  五、生态经济发展成效显现。推行节能新技术,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加快建立循环经济产业体系,锡山经济开发区市级循环经济园区启动。52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24家企业计划实施。全面开展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开展畜禽养殖集中整治,强化农药、化肥的结构和施用量控制,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处置和综合利用。2007年开展畜禽养殖集中整治行动6次,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申报沼气工程项目6个,完成畜禽粪便处理中心方案设计。对上市蔬菜抽检样品5.5万批次,合格率达99.2%,水稻化肥施用量比去年减少17.8%,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覆盖面达100%。全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达11.3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38个,绿色产品19个。
  六、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2007年上半年,全区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69.78,城镇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烟尘控制区面积64.6平方公里,覆盖率100%。SO2削减977吨,超额完成削减任务,COD削减119吨。
锡山区环保优先“666”工作在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生态环境也有了初步改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环境质量特别是水环境质量仍不容乐观;二是基层组织配合力度不够,上热下冷的情况较为突出;三是公民环保意识薄弱,全社会联动机制尚未形成;四是农业面源和畜禽养殖污染突出,有效治理办法缺失;五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水污染源头治理难以见效。
锡山要发展,就要加强城乡环境管理,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就 要扎扎实实、深入推进环保优先“666”工作,持之以恒地搞好生态环境保护。
   一、深化思想认识,转换发展思路,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牢固确立环境就是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破坏环境就是“谋财害命”的观念,深刻认识环境治理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以对人民、对子孙后代极端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担负起落实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修复生态,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加强政策导向,完善环保政绩考核办法,按照省市对环保公共财政投入的有关政策要求,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形成区、镇、村上下联动、部门相互配合,务实推动环保优先“666”行动贯彻实施的工作合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真正走上又好又快发展之路。
  二、加强教育引导,深入宣传发动,使“环保优先“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广泛开展环保法制宣传教育,认真贯彻实施《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重点强化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生态环保意识,提高守法的自觉性,义不容辞承担“绿色责任”。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提高公民环保道德修养,倡导生态文明行为,使保护环境,人人得益、个个有责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成员,特别是基层干群关心、参与环保,主动维护环境的良好氛围,人人养成珍爱生命,从环保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的行为习惯,为建设宜居、优美的生态环境努力。
  三、严格执法监管,加强协调服务,推进铁腕治污。
  建立横向全面覆盖、纵向环环紧扣,持之以恒推进生态建设长效管理机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运用强有力的法律和经济手段,采取严格的环保标准,严厉的整治措施和严密的监控体系,依法查处超标排污等环境违法违规行为,从严整治“五小”、“两高”企业,切实做好排污口封堵工作,从根本上遏制“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现象。要特别关注规模骨干大企业的环保问题,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环境问题无照顾可言的原则,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带头履行法律责任,加强企业环境管理,自觉维护环境安全,在加快技术改造、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中求发展。同时,政府要注意协调处理好“五小”企业关停并转中职工分流安置、土地置换等各种善后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