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总第178期

关于加快发展我市服务外包和软件出口企业的议案

关于加快发展我市服务外包和软件出口企业的议案

时间:2008-03-18 15:55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被誉为“智慧经济”的软件产业,已成为21世纪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之一。从当今世界软件产业发展的特点来看,软件产业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分工程度非常高,其显著标志就是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的飞速增长。这不仅为无锡软件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出口机会,更重要的是能够借此机会深入参与国际分工,为从整体上提升无锡软件产业的素质和实力提供了绝佳机遇。  
  近年来,面对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加速转移的新趋势,我市将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产业作为新的发展战略,谋实招、促发展、亮点频现。但对照《无锡市服务外包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到2010年形成30亿美元服务外包业务规模,创建11个服务外包产业示范集聚园区,集聚3000家服务外包企业,建设500万平方米服务外包产业载体,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的发展目标,我市目前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开发建造专供服务外包专业人才购买的“人才安居房”,运用灵活的房产政策,为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集聚人才。
  人才是支撑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要把我市打造成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高地,必须要拥有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国际化的专业人才队伍。对照服务外包人才的要求,我市存在着专业人才存量、人才总量与服务外包人才需求的巨大差距。目前,我市服务外包从业人员仅有2万人,按照“l23”计划,今后三年每年需新增6万名服务外包从业人员。人才瓶颈已制约了我市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我们必须要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尽管我市在引进培育国内外行业高端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培训体系、加大专业人才培训力度方面,制定和采取了一些鼓励措施。但是,我们感到要更好地吸引、集聚服务外包专业人才,还需要在措施上进一步加大力度。
  建议:开发建造专供服务外包专业人才购买的“人才安居房”,使他们在无锡安家落户。运用灵活的房产政策,为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集聚人才。通过这些专业人才的引进,推动我市人口结构的优化以及人口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无锡目前的房价与周边城市苏州、上海相比,相对来说还比较低,具有一定的生活成本优势。另一方面,我市针对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有“经济适用房”政策,针对部队军官有“部队军官安置房”政策。如果我们能够出台针对我市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所需专业人才的“人才安居房”政策,规划开发建造人才安居房,以略高于经济适用房的价格,向在我市服务外包企业工作满一定年限的专业人才出售,帮助他们安家落户,使他们安于在无锡居住、乐于在无锡工作,不仅有利于建立一支稳定的人才队伍,更有利于加快这些专业人才向无锡的集聚,有助于我市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吸引力和集聚力的“人才特区”,对优化我市人口结构、提升人口素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对服务外包产业领军人物创办软件外包企业提供贴息贷款,运用灵活的财政政策,为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集聚企业。
  近几年来,我市加大对软件产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出台了《无锡市关于集聚国际服务外包和软件出口企业“l23”计划的政策意见》和《市政府关于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意见》,在政策上对软件出口企业予以倾斜。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软件产业企业不同于传统制造企业,具有小型化、扁平化、个体化、灵活化的特点,“少量的大企业,大量的小企业”是这一产业的普遍现象。因此,在有意创办软件外包企业的人员当中,普遍存在着“有技术没票子,有项目没资金”的现象。创办此类企业可能只需要几十万元的启动资金,租几间办公室,招几个到几十个程序员,但资金上的束缚制约了这些人员创办企业的行动。
  建议:由市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帮助他们开办软件外包企业。对有意创办软件外包企业、且其项目具有可行性的人员,由其本人申请,相关部门审核,对符合条件的提供贴息贷款,作为企业启动资金,降低创业成本。目前我市制定的“l23”计划,对于那些能够达到人员和出口额标准的企业给予了重奖。但是我们感到,政府更加需要重视对创业环境的培育,进一步改善服务外包企业的创业环境。在政策支持上进一步向小企业倾斜,支持中小企业成长,毕竟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成长起来的。如果市政府从财政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向每家新设立软件外包企业提供50万元一年期贴息贷款,则每年至少可扶持200家软件外包企业的创办。通过提供贴息贷款,发挥资金杠杆撬动作用,不仅有助于大量小型软件外包企业的开办,为培育壮大软件龙头企业提供本地化技术支持,促进我市软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整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更有利于创造吸引行业领军人物来我市创业的良好氛围,快速集聚一批高层次、领军型软件人才队伍。
  (三)加快服务外包集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为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服务载体。
  目前园区的基础配套设施还不甚理想,电信带宽进入到软件园只有10兆,再分流到园区内企业则只有2兆,数据传输远远无法满足软件外包企业的日常工作需求。此外,一些园区的交通问题还尚未解决,如位于滨湖区的滨湖K-Park集聚园,预计到2010年将集聚3万名科技从业人员。由于尚无公交车通往K-Park集聚园,给在此入驻的企业员工以及来园区联系业务的客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成为困扰园区企业的一大难题。
  建议:加快服务外包集聚园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快速集聚服务外包企业所需的载体等设施,满足入驻园区企业开展业务的基本需求。创新园区的管理体制机制,增强园区的保障和服务功能。从各国科技园区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看,在不同的时期和条件下,政府的作用也不同。在园区发展初期,往往需要政府具备比较强的管理能力,综合协调各方面关系,为园区企业创新提供外部变量。在园区发展成熟期,政府不再对园区进行直接管理,园区实行公司化管理,采取“公司化管理—协会协调促进—政府扶持推动”的运行模式。通过公司化管理,为企业提供专业驻园服务,满足其个性化需求;优化园区环境,进行后期开发。通过成立园区协(商)会,帮助园区行业进行行业沟通,推动行业自律;促进园区横向交流,加强园区内公司同政、商、学各界的横向联系。政府的职能则主要是:为园区发展提供公共产品;保护投资者权利;制定产业政策,引导园区企业投资;维护市场秩序,杜绝园区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在关键或重大事项上协调各园区关系,必要时给予直接帮助。通过学习、借鉴、吸收国内外科技园区管理的先进经验,不断提升园区作为服务外包和软件出口企业重要服务载体的竞争力。□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