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总第202期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 记江阴市人大代表顾德松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 记江阴市人大代表顾德松

时间:2011-11-18 14:05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从1994年高票当选江阴市澄江街道谢北村委主任,到1999年当选谢北村党支部书记,顾德松爱岗敬业、心系百姓、身体力行,为谢北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从1997年光荣当选江阴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连选连任,连续当选江阴市第十四届、第十五届人大代表,顾德松按照《代表法》的要求,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及时反映群众呼声,积极提出建议意见,较好地发挥了人大代表的作用。

  大事难事兼顾
  顾德松认为,人大代表的天然义务就是代表人民行使政治权力,对“一府两院”进行监督,对他们的工作提出建议意见。多年来,顾德松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大局,围绕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倾听群众呼声,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提出建议意见,促进了“一府两院”工作。在今年年初召开的江阴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顾德松领衔或与其他市人大代表联名,共提出建议意见10件,内容包括完善道路交通设施、缩短拆迁安置房过渡时间、合理规划富民创业园区、解决应天河河岸严重坍塌问题、加强对城区流动摊贩管理,以及提高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金等方面。针对江阴失地农民最高档次的生活保障金仅为每月250元,保障水平明显偏低,广大失地农民要求提高保障待遇的呼声越来越高的现状,顾德松领衔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提高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金的建议”,让失地农民在为城市发展作贡献的同时,真正分享幸福江阴建设的成果。江阴市政府高度重视顾德松等人大代表的建议意见,出台《关于调整历次被征地农民和被征地农民第四年龄段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待遇的意见》,明确规定:从2011年1月起基本生活保障金由原来的每月250元提高到每月320元,并承诺今后将按照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基础养老金或征地补偿性养老金。随着毗陵路和梅园路二期的建成通车,过往车辆越来越多,但由于是新开通的道路,在道路的交叉路口还没有设置警示标志标线,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严重隐患,顾德松领衔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尽快完善毗陵路和梅园路二期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议”,建议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尽快完善道路交通设施,并在梅园路二期增设护栏,避免或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江阴市政府及时采纳顾德松等人大代表的建议意见,责成市公安局认真办理。目前,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已安装到位,并通过了验收。
  作为江阴市人大代表澄江街道第六小组组长,顾德松把认真组织开展闭会期间代表小组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根据江阴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市人大代表小组活动的意见,确定代表小组活动的计划安排。代表小组活动的安排力求形式多样,讲究实效,既有工作视察,也有专题评议,先后组织开展了对拆迁安置房建设情况、城市管理情况、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等方面的专题调研和工作评议,及时提出建议意见,代表小组活动的到会率和活动效果得到了江阴市人大常委会的充分肯定,所在的代表小组也多次被评为先进代表小组。

  强村富民同步
  地处江阴城区南大门的谢北村虽然工业经济起步较早,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村级经济严重亏损。至1994年,谢北村负债350多万元,村级有效收入仅为25万元。为此,澄江街道决定在谢北村企业中,选拨一位能力强、作风正、年轻有为的企业家担任村委会主任,结果顾德松名正言顺高票当选,从此走上了为民办事、为民服务的村官之路。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了加快村级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小康水平,顾德松在综合分析谢北村发展形势后,决定抢抓机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先后创办了意戈尔不锈钢有限公司、天星保温材料厂和信泰纺织有限公司等工业企业,每年的开票销售都超3亿元,综合费返还达250多万元。与此同时,为了盘活存量资产,决定对原来的印刷厂等亏损严重的企业实行清产核资,公开招标,企业转制,土地厂房出租,每年可净增收入120多万元。另外,顾德松还加大融资力度,利用村里积累的资金,在为村级企业提供资金帮助的同时,也为村级经济带来200多万元的利润。至2010年,全村拥有规模企业30多家,工商业开票销售9.8亿元,村级有效收入达到526万元,村级资产达到2000多万元。
  在大力发展村级经济的同时,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7年,顾德松作为农民企业家,个人出资30万元,为全村农户家家接通自来水,让老百姓吃上放心水。从2005年开始,谢北村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发放300元补助金,2007年开始,调整为每人每月80元,2011年开始,增加为每人每月120元。

  权威诚信并举
  1999年8月,顾德松当选为谢北村党支部书记,他常讲,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村党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能否做到公正、公平。为此,在日常工作中,顾德松尽力维护班子团结,遇到重大事项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都要征求每个班子成员和群众代表的意见,实行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坚持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赢得了村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2010年7月,正值江阴市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之际,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王坤才联名50多名谢北村老党员,向澄江街道党工委郑重建言:恳请顾德松同志继续留任谢北村主要领导,带领谢北村民,为建设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另外,身为私企老板的顾德松,勤俭、朴素、平易近人、热情待人,如有老年人、弱势群体上门求助,他总是热情款待,真心相助,尽心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他还与绮山村的孤儿包丽萍结对帮困,近十年来,除了生活上、精神上,经常关心呵护外,每年给予她生活上的补助都不少于5000元。
  2010年5月,根据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谢北村需要拆迁700多家农户,作为澄江工业集中区南区的建设用地。本着拆迁工作“属地管理”的原则,既要按时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又要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拆迁户的合法权益,顾德松认为,首先要找准拆迁工作的切入点,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想拆迁户所想,急拆迁户所急,逐家逐户梳理核实,做到对每一户的情况心中有数;二是在拆迁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所有的拆迁工作都要围绕法规和政策来推进,切实维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三是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释疑解惑、积极工作,取得被拆迁户的理解和支持。在具体工作中,顾德松自告奋勇负总责,班子成员包片、包户、包人,同时要求党员、队代表、老干部也参与进来,齐抓共管,形成良好舆论氛围。由于领导有力、责任明确、方法得当、工作细致,经过6个月的艰苦努力,谢北村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拆迁任务,受到了江阴市、澄江街道领导的表扬和肯定,云亭、华士、山观、南闸等街道(镇)还热情邀请顾德松前往介绍谢北村拆迁工作的做法和经验。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这是代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大代表就是代表人民群众去做事,反映他们的呼声,为人民呼吁、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人大代表的职务和人民群众的期盼。”顾德松深有感触地说。□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