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总第203期

加强文博资源综合利用改善公共文化运行质量

加强文博资源综合利用改善公共文化运行质量

时间:2012-01-18 14:06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加强文博资源综合利用
改善公共文化运行质量
文博单位,是一座城市历史的缩影、文化的遗存、精神的载体,对于弘扬民族志气、彰显城市底蕴、创建精神文明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市文管中心成立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总体要求,尽心竭力做好所属各文博单位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为我市加强历史文化保护、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作出了积极贡献。

文管中心所属文博单位概况

目前,市文管中心所属无锡博物院、薛福成故居、东林书院、秦邦宪故居、顾毓琇纪念馆、无锡碑刻陈列馆、张闻天旧居、钱钟书故居、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等9家文博单位(相关情况见表一)。其中,薛福成故居、东林书院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要求,暂不向社会免费开放,但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实行免费开放;其余7家文博单位均已实现全年无休、全面免费开放。此外,市文管中心所属的无锡市图书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江苏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已有80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在全国同级图书馆中名列前茅)、186部古籍入选《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

文管中心所属文博单位运营情况

服务发展大局,传播先进文化。文物是特殊的文化资源,加强文博单位的管理和利用、深化历史文化的挖掘和承传,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市文管中心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落实我国文物保护法和各级文物保护条例要求,着力加强文博单位的保养维护和有效管理,切实保障了各级各类文物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同时,我们优化内部环境,丰富展陈内容,开展各类活动,加强学术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无锡博物院发挥“三馆合一”的资源优势,每年引进或举办30余场大型临展,展览规模和水平均居本地文化场馆之冠。市图书馆将古籍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馆藏珍本古籍的清查、整理、修复和研究,古籍保护成效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中走在前列。碑刻陈列馆推出“怡情周末”市民文化休闲暨古玩鉴赏交流系列活动,普及文物保护知识、搭建文物鉴赏平台,受到广大藏友好评和央视媒体关注。秦邦宪故居、顾毓琇纪念馆开展《无锡名人展》进学校、社区、工矿、军营系列活动,宣扬名人事迹,传承名人精神,社会反响良好。东林书院紧扣“东林精神”等主题,推出《东林学子展》、《东林廉正官员展》、《东林八君子展》等展览,倡导读书风尚、宣传廉政文化,弘扬了东林精神。据统计,市文管中心所属文博单位每年接待观众突破140万人次,已成为我市传播历史文化知识的生动课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发挥基地作用,开展爱国教育。文博单位是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场所,也是配合社会和学校切实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市文管中心充分发挥所属文博单位作为省级、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广泛开展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的主题活动,引导青少年了解乡梓文化、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修养。东林书院精心打造“朗朗读书在东林”少儿经典诵读品牌,并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持续开展大型主题诵读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的广泛赞誉,多家省级以上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秦邦宪故居、顾毓琇纪念馆连续多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名人故事会赛”系列活动,组织未成年人听故事、编故事、讲故事、赛故事,帮助他们认识名人、了解名人、学习名人,在我市中小学颇具知名度。薛福成故居举办的“薛福成的外国外交事迹”、“薛家民族工商业历史”宣讲活动,张闻天旧居开展的“知闻天、学闻天、做闻天”教育活动,钱钟书故居开办的文学、历史专题讲座,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推出的“工商文化一堂课”导览活动等,受到青少年喜爱,积极参与者众多。此外,各文博单位还分别与东林中学、教育附中、锡师附小等中小学结成共建共享对子,成立校外活动基地,进一步丰富了青少年的课外生活。据统计,市文管中心所属文博单位每年免费接待未成年人50余万人次,已成为我市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
拓展功能外延,发展文化旅游。文博单位既是一种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如何妥善处理好传承历史文化与发展旅游产业之间的关系,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是新时期文博单位保护与利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在确保文物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市文管中心充分利用所属文博单位的资源优势,促使它们更好地兼容旅游、接轨旅游,使文物保护成为有源之水。薛福成故居利用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特质,完善功能布局,增设游览项目,逐步形成古典园林特色、地方民俗展览等旅游新看点,深受中外游客欢迎。值得一提的是,该故居还突出“非遗”特色,引进锡绣、竹刻、惠山泥人等“非遗”项目的现场演示和特色展览,丰富了游览内容,拓展了故居内涵,彰显了地域文化。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东林书院,充分利用名联效应,深入挖掘东林精神内涵,着力丰富展览陈设内容,广泛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吸引游客走进东林书院、感受东林文化,书院日益成为我市文化旅游线路中的热门景点。此外,薛福成故居、东林书院还适时开放夜公园,延长服务时间,扩展旅游功能,着力推动夜间文化旅游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薛福成故居、东林书院在拓展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实践,也为更好地保护历史文物提供了经济支撑,实现了文博单位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

文博单位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市文管中心在文博单位保护和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综观市文管中心所属文博单位的运营情况,结合多年来的管理体会,我们认为还存在几点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文物保护经费尚显不足,尤其是文保单位常规维护经费、珍贵文物征集经费、重要史料挖掘研究经费等方面的投入亟待加强;二是管理运行难度不断加大,实行全年全免无休开放和人力不足、设施运维、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三是文化旅游营销有待加强,全市文化旅游缺乏整体规划包装和宣传推介,尚未形成具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线路。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高度重视文博单位保护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将文博单位保护、修缮纳入我市率先基本现代化目标内涵,并作为评价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综合考核,确保各项保障政策和举措落到实处。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完善文博单位保护的常态化投入机制,特别要加大文博单位维护、珍贵文物征集、重要史料挖掘研究等的经费保障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2、完善无休全免开放保障机制。综合考量文博单位体量面积、藏品数量、人员编制、观众流量等因素,逐步完善全年无休、全免开放的财政补助标准,充分保障其日常运行和业务开展。适时增加文博单位社会用工编制,提高其相应待遇;逐步增加文博单位改善陈列布展、举办临时展览、开展公益活动的专项投入,促进其提升服务质量和陈展水平,实现可持续服务。
3、统筹全市文化旅游宣传营销。由市旅游部门牵头,统筹全市文博景点与自然景观、都市观光、购物餐饮等资源,推出集游览、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旅游线路。通过新闻报道、纪念画册、专题影片等载体,大力宣传我市文博景点;在重要客源地城市,开展文化旅游营销活动;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举办纪念活动、研究论坛,进一步提高文博景点和游览线路的知名度、影响力。
4、提高社会各界文物保护意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媒和讲座、展览、手册等形式,广泛开展文博单位导览,大力普及文物保护知识,不断增强社会各界的文物保护意识和文物法制观念,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参与文物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夯实我市文物保护事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崇安代表团第二小组)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