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总第206期

托起“明天的太阳”

托起“明天的太阳”

时间:2012-05-18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托起“明天的太阳”
  ——惠山区人大常委会监督校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纪实

  ■ 文 / 庄晓恒

  近年来,校车、校舍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为关乎每个孩子的人身安全和家庭幸福,所以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推动我区建立长效的学生和学校安全保障机制,确保‘明天的太阳’能在安全和谐的环境中冉冉升起”,惠山区人大常委会于2010年初开始着手研究推进学生安全保障工作的举措。摆在人大常委会面前的有两个问题:一是推进的突破口在哪里,二是运用什么监督手段推进工作落实。

  突破:两条代表建议

  2010年2月召开的区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有5名区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统一惠山区中小学校车问题的建议”,另有4名区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建议”。在一次人代会上同时收到两条事关学生安全保障问题的代表建议,引起了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
  代表们在建议中指出,校车规范管理和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直接关系到广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许多家庭的幸福,对于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村校撤并,教育布局结构调整,部分学生家庭和学校间的距离较远,上下学接送不便,各种接送学生的社会车辆应运而生,但驾驶员资质、交通安全意识和车况等良莠不齐,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部分学校校舍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综合抗灾能力不强,按照国务院《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要求,亟须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校舍抗震加固工程建设。为此,代表们建议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校车规范管理和校舍改造工程作为政府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加大投入,加快实施,彻底解决师生、家长的后顾之忧。
  面对代表们提出的这两条建议,区人大常委会豁然意识到推进学生和学校安全保障工作的突破口找到了!一个是学生们固定的“安全屋”,一个是学生们移动的“安全屋”,一舍一车,一静一动,抓住这两项关键工作加以推进,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常委会很快作出反应,及时召开主任会议讨论决定将这两条代表建议作为年度重点建议加以督办。同时,还建立了督办领导小组,由常委会分管副主任任组长,多个相关工作委员会的负责人参与,协作配合推进建议办理。

  推进:三种监督方式

  区人大常委会以主任会议纪要形式向区政府提出了将校车规范管理和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列入当年“十项民生工程”的建议。区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召开常务会议进行讨论,并形成共识。很快,校车接送工程、校舍安全工程名列“十项民生工程”榜首,成为全区的重点工作加以实施。在政府全力实施的同时,人大常委会并没有就此止步。从2010年初到2011年底的两年时间里,常委会采取多种监督形式,不断加大监督力度,持续关注和推进该项工作。两年中,人大常委会共组织相关视察4次、执法检查1次、代表活动2次,召开相关会议5次。
  跟踪式监督成为人大常委会推进校车规范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2010年,区人大常委会于4月和11月两次视察了校车配备情况和管理制度建立落实情况,并提出加大区镇两级政府财政补贴、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监管、合理安排接送线路、加强沿路站点配置和建设、完善校车应急处置预案等建议。2011年11月甘肃正宁校车事故发生后,人大常委会专门召开主任会议,专题听取政府和教育部门关于校车管理工作的汇报,督促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查遗补漏,完善细节,确保学生乘坐校车百分之百安全。
  联动式监督使校车、校舍安全工作受到全区上下关注,工程建设得到全面推进。为了取得实效,确保全区范围内各所学校的校车、校舍安全工作齐头并进,人大常委会决定,要充分发挥人大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让植根于社会各个层面、全区各个街镇的代表广泛参与其中。2010年6月,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区镇两级人大代表开展了“关注校车管理、关爱学生安全”的主题活动,活动中,代表们就近走访学生和家长、视察学校校车管理工作、调研校车运行情况、召开会议分析讨论问题,形成了全社会、全方位关注校车安全的良好氛围。2011年6月,校舍安全工程成为代表活动的主题,全区12个区代表小组、8个镇代表小组以持证视察方式开展了所在地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情况的视察活动,较好地推动了工程建设。在此基础上,区人大常委会于当年11月组织了对全区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情况的视察,对代表专题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再检查、再督促、再落实,并向政府和教育部门发出《视察意见》,多管齐下督促推进。
  拓展式监督确保了校车、校舍安全工作在各方配合、全力协作的工作模式下得以真正落实。人大常委会在推进工作之初就意识到,校车、校舍安全工作不仅仅是政府教育部门的责任,也需要各镇(街道)、财政、交通管理、建设等部门多方面的配合协作,才能真正取得实效。为此,人大常委会在2010、2011两年中分别将校车和校舍安全工作专项资金的投入使用情况、《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情况、交通事故处理情况、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情况、为民办实事推进情况等关联议题纳入监督范围,以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视察和执法检查等形式听取、审议、检查相关工作的实施,对涉“校”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责成相关部门配合落实,大力助推校车、校舍安全工作。

  成效:一流建设水准

  人大的有力监督成为政府工作的强劲动力,2010年以来,为切实解决全区校车、校舍安全问题,确保中小学生人身安全,政府高度重视,全力以赴抓落实。
  2010年,惠山区开始实施中小学生校车统一接送试点工作,确定了企业出资购车、相关职能部门监督指导、政府进行财政补贴的运作模式,并逐步形成了运营规范化、校车国际化、乘车制度化、管理严格化的惠山校车管理“四化”特色。截至2011年底,全区共购置79辆厦门金龙国标专用校车,以12所中小学为接送起点,形成了8个车队、240个站点和100多条线路的接送网络,承担了7500多名中小学生上下学接送任务,区级财政年补贴金额达600多万元。根据人大常委会的要求和人大代表的建议,相关部门重点落实了安全乘车检查考核等制度,并研究制定了《校车应急处置预案》,配置了站点前后50米警示牌和校车GPS实时监控系统。2011年初,惠山区正式实施校车统一接送工程,成为国内第一个全部采用国家安全标准校车的区(县)。
  在打造学生移动“安全屋”的同时,固定“安全屋”工程建设步伐丝毫没有放慢。2010年,惠山区全面完成了校舍杭震鉴定工作,摸清每一幢校舍的基本情况,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校舍鉴定档案,并全面完成校舍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录入。在人大常委会的督促下,2011年,校安工程建设资金“以奖代补”政策迅速落实,各镇和街道建设进度加快。区镇两级人大代表在主题活动中将校安工程列为视察和调研重点,部分教育界人大代表被学校聘为校安工程监督员,有效把控了建设质量。到2011年底,全区共完成校安工程建设总量14万平方米,所有校舍完成抗震加固工作,学校教师、学生更有安全感。
  为了托起“明天的太阳”,从代表建议到列入政府民生工程,再到多次视察和执法检查,以及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和影响较大的代表专题活动等,连续两年,环环紧扣,步步深入,惠山区人大常委会以多种监督方式持续推进着校车、校舍安全工作。如今,一辆辆崭新的国标校车行驶在学生上下学的道路上,一幢幢坚固的抗震教学楼巍然屹立在校园里,换来的是学生们一张张欢快的笑脸和老百姓一声声的交口称赞。 □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