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总第208期

第四十一讲 晓民意(二)

第四十一讲 晓民意(二)

时间:2012-09-29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 文 / 陆介标
·民心向背即政治
·代表与民众“零距离”
·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

  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维、理念和视野,极大地催醒了公民意识、凸现了公民权利、推进了民主进程;而媒体和网络空间的拓展,为民众的意见表达、政治参与搭建了更广阔、更自由、更便捷的平台。当今,民众不仅追求物质利益,而且追求公民权益;不仅重视集体效益,而且重视个人贡献;不仅听取新闻消息,而且要求政情透明;不仅看重社会发展,而且看重幸福指数。
  我们应该把握民意走向的这种时代特点。从一定意义上说,民心向背就是政治。民心民意是人大最重要的信息资源和执政资源。特别是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当今,人大如何面对各种利益分配的重新调整、各种利益群体的重新组合、各种利益差别的不断扩大等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应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房价高、上学难、看病贵,以及环境污染、社会治安等问题;如何监督政府处理好工人、农民等低收入者以及面临失业、失地、失房等生活不安定者的利益诉求……这些,都在考验人大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执政效率。人大要运用国家权力,推进“一府两院”努力解决诸如扩大城乡就业、健全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分配、维护民众权利、注重制度公正、保障公共安全、提高健康水平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用5年或5年多的时间,在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基本目标;要将以民为本作为人大工作的永恒主题,从权能、绩效两个层面,从民主、法制两个方面,为社会的和谐、为人民的幸福作出实际贡献。
  民意如水。只有每一种正当、合理的民意都能得到有效的表达和积极的回应,如水的民意才不会被堵塞,更不会形成冲击之势、泛滥之灾。从这个意义上讲,各级人大及其代表,要与人民群众保持“零距离”,深刻体察民意,坚持民意为天;要与人民群众息息相通,深入了解民情,坚持以民为本;要与人民群众“鱼水相依”,善于集中民智,坚持执政为民。人大代表应该富有亲民的感情、具有爱民的心肠、怀有为民的胸襟,通过代表进社区、代表接访站、代表信箱、博客、代表与网民交流等多种渠道,了解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要求,真正体察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疾苦,反映群众要求,发挥疏解矛盾、凝聚民心的作用。人大代表要视人民的利益是命,唯人民的意志而从,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人大会议上充分表达民心、民意,并依法将人民的意愿上升为国家的意志,发挥代表为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作用。
晓民意,要求人大及其代表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据报载:有记者就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让市民走进人大,让人大走进市民”活动,问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会有不同声音吗?听到不同声音该怎么办?”刘云耕主任表示:“我们要真听真证。不能为走程序而去听证。宁可听证会争得不可开交,也要听到多元的声音。否则,听证会只能是一场没用的‘秀’”。刘云耕主任的这种态度是认真的、实事求是的,也是有胆量的。但是,现在有不少领导人喜欢“一言堂”、“一致通过”、“没有意见”。人大,其实就是为各种利益诉求提供协商妥协、求大同存小异的平台。各种各样的利益在这个平台上充分诉求,竞争博弈,最后合法地得出一个大家都能够接受的利益分配方案。在人大的会议上充分反映民意,这不是“杂音”,这不是展示“分歧”。如果说这是“分歧”的活,那末代议制的作用就是要把分歧展示到台面上,在合法的框架内求大同存小异,求得公众的理解和社会的和谐。如果法律框架不支持、不提供合法、平等、理性的平台,人们就会走上街头,诉诸社会。这是民主的倒退、政治的悲哀。
  晓民意,特别重要的一环是关心、体贴处于社会中下层的民众。2010年全国人代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的经济工作和社会发展都要更多地关注穷人,关注弱势群体,因为他们在社会中是多数。”所谓弱势群体,是指从社会阶层分层的角度对中下层社会群体所作的概括。弱势群体是相对于“强势群体”而言。在政治制度尚不完善的今天,权力往往是追求利益的最有效、最强大的手段。有些握有权力者运用权力获得利益;有些没有权力者通过接近权力、依附权力、结盟权力,也获得了权力辐射的收益。这种情形应该引起各级人大及其代表的高度警惕。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我国的财富“蛋糕”越做越大。但事实上,财富的大“蛋糕”被少数人占据着大一半,造成贫富差距悬殊。如何让老百姓共享利益蛋糕?如何让得势的利益集团作出让步?如何让分配制度逐步公平?对于这些棘手问题,人大有责任督促、支持政府依靠政治手段和法治机制求得解决。
  相比物质层面的“困难群众”,“弱势群体”强调的是社会地位方面的不平等和社会权益保障方面的不公正。弱势群体之所以“弱”,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话语权不足──社会权利的表达不畅甚至不通。人大要完善监督机制并多方面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有畅通的管道表达利益诉求,追求公平权益,使之与强势群体的关系趋于平衡。二是社会保障不足──收入和公共保障的不合理格局正在凝固化、定型化。人大及其代表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边缘关怀”、“草根关怀”、“基层关怀”活动,重点推动国家机关、各级组织承认公民的经济权利不可侵犯,使公民权利在更高的公共利益层面上得到体现,使不同的利益群体在社会权益上得到充分的协调达至和谐。
  纵观社会发展史,“社会越是进步,公民的权利内容就越是丰富,公民的权力清单就越是扩展”。这应该是文明社会、文明政治的发展轨迹。人大代表和所有从政者要顺应这个轨迹,努力做到:知社情,晓民意,积极推进执政信息公开、分配政策公平、社会保障公正,让民众共享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成为和谐社会真正的主人。□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