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总第209期

情系人大宣传 尽享笔耕之乐

情系人大宣传 尽享笔耕之乐

时间:2012-11-18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情系人大宣传 尽享笔耕之乐
■ 文 / 唐 微
自担任人大通讯员以来,我就一直把人大宣传工作看作是自己的职责和份内事,工作之余积极撰写文章,踊跃对外投稿,从刚开始的豆腐块到后来大篇幅的综合文稿,4年来先后有300多篇大小文章在各类人大报刊和网站上发表,多篇文章在无锡市和江苏省获奖。那么,如何才能写好人大新闻呢?我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以写为乐,激发创作源动力

人大通讯员在日常工作中大都担负着具体工作事务,写人大新闻只能是在工作之余挤时间进行。对这样一件劳神费力的工作,如果没有对新闻写作的满腔热情,是写不出高质量的好文稿的。因此,我认为熟悉人大工作是写好稿件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而对人大新闻写作的激情和热情才是写好人大文章的关键,只有热爱才有兴趣,只有感兴趣才会肯钻研。人大新闻写作除了懂理论、熟业务,更要有热情。
进入人大工作之前,我和许多人一样,一直以为人大是个很清闲的部门。进入人大机关工作后,由于工作关系,我对人大常委会工作有了全面的了解,亲历目睹了人大工作者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辛劳与奉献,真切感受到人大工作的神圣和庄严。强烈的工作责任感促使我立志要通过我的口、我的笔让更多的人了解人大工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法制建设而鼓与呼。于是,工作之余,我处处留心,时时留意,在各种“看似没新意”的会议审议、监督检查、专题调研等人大日常工作中,从刻板、“八股文”式的报告和文件中,积极挖掘出那些有着鲜活生命力、极具新闻价值、可读性强的“新闻点”,用笔、更用心描绘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积极作为的生动画面。而一篇篇文章的发表,成为我积极参与人大新闻写作的无穷动力,让我更加坚定了做好人大宣传的信心和决心。从此,我把人大宣传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任务,一份神圣的职责,更是一种生活的乐趣。

二、注重积累,处处留心皆素材

在人大新闻写作过程中,可能很多人会有这样的困惑,那就是可写的东西很多,但是提起笔来,又不知从何下手。究其原因,我认为还是由于平时新闻素材积累得太少。
从事文艺创作的人,平时十分重视生活素材的积累,生活对他们永远是丰富多彩的。从事新闻写作也应当象从事文艺创作那样,持之以恒地做好新闻素材的积累工作,天长日久,就会自觉充实、敏感、顺手,及时准确地把生活中发生的新鲜事儿端上报纸的版面,起到水到渠成、聚沙成塔的作用。获取素材的渠道有很多,我们可以在参与处理日常事务、检查总结等工作中发现,从上级下发文件和材料中提取,从领导的讲话中寻找,在调研、督查、视察等活动中捕捉,甚至在与同事日常的工作交流中也能得到意外的收获。只要做个有心人,坚持多看多听多记,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资料,等到写作时就可信手拈来。2008年,江阴市人大常委会围绕民生主题,组织开展了系列监督活动,督促推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和举措,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年初拿到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时,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于是工作中重点关注常委会开展的每一项民生监督,及时跟踪了解监督议题的贯彻落实情况,年底时将所有素材进行汇总梳理,最终确定围绕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医食住行”构思文章结构,撰写了《让监督化作理政为民的春雨——江阴市人大常委会关注民生监督纪实》一文,该文先后发表在中国人大新闻网、江苏人大网、《人民代表报》、《人民与权力》、《新华日报》和《代表与人民》上。

三、讲究技法,精雕细琢巧谋篇

要写好人大新闻,仅靠热情、素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学习人大新闻写作的技能技巧,掌握人大新闻写作的特点,学会各种新闻体裁的写法,这样,写起稿来,才能得心应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呢?我认为要善借他山之石、挖掘特色亮点、活用写作手法、不厌精修细改。
一要善借他山之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平时做到多读书,多学习,多积累,写文章的时候才言之有物,写作自如。工作之余,我经常阅读各类人大报刊和网站上的好文章,积累知识,丰富词汇,拓宽知识面。阅读过程中,我不光是看文章内容,更带着问题反复研读,深入思考,虚心学习别人的文章好在哪儿,再找找自己文章的不足之处,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对比,从而更多地掌握一些新闻写作技巧,使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二要挖掘特色亮点。作为人大通讯员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善于观察事物,捕捉新闻,挖掘亮点,做到新情况早发现,新经验早总结,新特色早呈现,使人大新闻成为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及时了解民主法制建设的“晴雨表”。如2011年,在走访基层人大过程中,我获悉新桥镇人大实行政府实事工程人大代表票决制,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属江阴人大工作中的特色创新之举。我抓住这一题材,立即收集相关素材,认真研究构思,先后撰写了《让民主成为民生改善的强大动力》和《代表“点单”,政府“做菜”》,在《人民代表报》、《人民与权力》和《无锡日报》上发表,其中《代表“点单”,政府“做菜”》还获得2011年度《人民与权力》好稿件三等奖。
三要活用写作手法。人大工作政治性、法律性和程序性比较强,如撰写人大监督工作、代表工作等报道时,人大新闻写作往往会呈现出一种“工作汇报”式的模式,难有特别看点。要把人大新闻写活,避免千人一面,我觉得除了要选择好宣传报道的角度,更可利用通讯、特写、侧记、纪实等多种报道形式,来增强人大新闻的鲜活性和可读性。如,2009年,江阴首次邀请市民代表旁听市人代会并召开座谈会,撰稿时,我一改以往写信息的套路,以纪实的方式撰写了《来自旁听席上的声音》,文中通过对市民代表的神态、语言以及动作等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一幅市民代表激情参会和热烈讨论政府工作的生动画面,该稿先后在《人民代表报》和《人民与权力》上刊登。
四要不厌精修细改。“文章不厌百回改。”写是基础,改是关键。我认为,一篇稿子写成后,推敲修改很重要。要看文章的主题和小标题是否提炼到位,看各个新闻要素是否齐全,看文章的结构和层次是否合理,看语言表达是否严谨生动,从标题制作、材料取舍、布局谋篇,表现手法、文字修饰,各个环节都要用心用意,力求精益求精,切不可图快图省事,粗制滥造。尤其是在文章标题上,一定不可信手拿来,而要精心制作,力求新颖独特,一语中的,进而与内容相映成辉,使文章出新出彩。如我撰写的《我是江阴70万农民工的代表》一稿,写的是江阴市第一位农民工人大代表杨进的履职事迹。从构思到成稿历时近半年,期间几次易稿,对标题也是经过了反复修改斟酌,该文先后在《人民代表报》、《人民与权力》、《代表与人民》等杂志上发表,并获得了2009年度《人民与权力》好稿件三等奖、无锡市第十一届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好新闻一等奖。

四、勤字当先,笔耕不辍常练笔

记得中学时学过欧阳修一篇散文《卖油翁》,当问及老翁高超灌油技术时,他说:“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新闻写作也是这样,只有坚持不懈地练笔,才能写出好新闻。俗话说“熟能生巧”,只要多写、勤写,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工作中,我始终坚持每周至少动笔写一篇文章,无论长短,因为我相信手中的笔练得越多越勤,思维会随之越来越敏捷,创作的灵感也会不期而至,写起稿件自然也越来越流畅,而且,在写的过程中还能为自己不断积累写作经验和新闻素材。记得2009年,我看到一则关于江阴南菁高中搬迁的新闻,此时正值江阴全市学校布局调整全面铺开,2008年下半年市人大常委会对该事项曾进行过专题审议并作出决定,而且连续多年对全市各类教育开展过不同形式的监督,手头积累了不少这方面的素材。当时我灵感一闪,觉得这是个好题材,于是继续搜集了相关资料,撰写了《让优质教育资源惠泽每一个孩子》,该文先后刊登在了《人民代表报》头版、中国人大新闻网和江苏人大网上。□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