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总第211期

一心为民 处处有情

一心为民 处处有情

时间:2013-03-18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一心为民 处处有情
——记惠山区人大代表陆柏初
■ 文 / 俞云清
今年48岁的陆柏初,是惠山区人大代表,任长安街道长宁社区党委副书记。10多年来,他怀揣着为百姓服务的一腔热情,“风里来、雨里去”,“走东家、访西家”,用真情和汗水为长宁社区这个“大家”建设谱写了一曲民生协奏曲。
陆柏初当选为区人大代表以来,牢记人民的重托,处处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为民建言献策,认真履职,成为一名居民群众信赖的好代表。
一次,他在走访中了解到,长宁社区因建设较早,部分顶层住户普遍存在漏水现象,便走进居民家中,进行现场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后,及时和有关部门取得联系,由物业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的免费修理。在社区召开的党群联系会、居民代表会期间,群众反映水箱式供给的饮用水污染严重,要求社区把水箱水改建直供水。于是,他组织物管人员,到屋顶对水箱实地细心查看,发现居民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水箱四壁长有青苔,水中有小虫浮游。随后,他以代表的身份,多次向开发区、自来水公司建议改造,最终促使这一问题妥善解决。
随着农村城市化的加快,各地征地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失地农民的人数逐年增加,他们的生产生活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社会矛盾的一个焦点。
在新农村建设中,时任金圈里村党支部书记陆柏初,带领全村干群,刚给旧村换了新装不久,遭遇规划拆迁,意味着所在的“装饰一新”的村庄要“全军覆没”, 别说老百姓感到“心痛”,就是连村干部也一时无法理解。陆柏初认为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坚持把失地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对拆迁户有情有义,对困难群众有情操作,想方设法解决被拆迁人的就业等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于是,他和村委一班人带头签订“房屋拆迁协议书”。为了更好地动员村民搬迁,陆柏初一方面通过村民组长、团、妇、兵等条线信息员,向村民宣传拆迁工作是一项经济发展的实事工程。另一方面,他利用空余时间逐户走访,了解情况,把群众普遍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归纳立案记在工作日志中,并撰写建议向上级呼吁,建议上级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土地补偿机制和就业扶持制度,对特殊情况要特殊处理。通过他的努力,该村钱家巷、河西245户村民100%签订了“双置换”申请表、房屋拆迁协议书,搬进了崭新的安置房,为15名失地农民安排了就业。为了让集体资产不流失,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增值途径,村里又成立了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真正使失地农民做到了“生活有保障、就业有门路”。至今,该村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
该村钱家巷前有200多亩农田,10年前,村里为了不使土地抛荒,出租给13名外来务农人员种植蔬菜。根据开发区建设规划,这片土地在去年10月份必须腾出,为了确保他们的经济不受损失,去年年初,陆柏初和村委一班人提前上门逐户通知,发放出让告知书。可是,承包者我行我素,非但不腾出,而且还在随意种植,对“青苗费”等补偿漫天要价。陆柏初和村委一班人再次上门走访劝导,并帮助他们寻找蔬菜销路,使他们满怀欣喜地腾出了这片土地。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才能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笔者在采访时,陆柏初这样说。如今,在当地百姓眼里,陆代表绝对是个选民放心的好代表。□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