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总第211期

让生命救护通道更顺畅

让生命救护通道更顺畅

时间:2013-03-18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让生命救护通道更顺畅
院前急救医疗体系是城市三大安全保障体系(110、119、120)之一,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和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地区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急救医疗能力直接关系病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系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发展与辉煌
无锡市急救中心成立于1952年,从当时的1辆车、3个人起步到现在,已经走过了整整6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一是急救体系建设初具规模。主城区建立了中心、片区站、分站工作模式,到2012年完成了9个直属分站和6个联动分站的建设,基本实现城区急救平均反应时间6-8分钟、乡镇及农村10-15分钟的目标。二是急救装备配置基本现代化。无锡市急救中心现有工作人员及辅助人员206名,各种急救车辆58辆, 90%以上是监护型救护车,每辆救护车配一医、一驾、一担,并配备有物资保障车、负压车等特种急救车辆。按照二级医院急诊科室配备要求配置随车医疗器械,主要有除颤、监护、呼吸机、心电图机、插管器等急救的设备以及急救药品,能够抢救各类病人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需要。三是急救服务管理质量不断提升。目前建有8个业务科室、3个管理分站,10个急救工作站点,实现了急救工作层次管理。同时,市卫生局专门成立“院前急救质量控制中心”,设在市急救中心,强化急救医疗质量管理。2012年,急救病人的救治率大于90%,心肺复苏病人707例,成功37例,心肺复苏成功率5.23%,该项数据处于国内先进或领先水平。四是急救规范化服务不断完善。随着急救工作量不断增加,2012年,市急救中心接听电话数269785次,救护出车62085次,安全救护行驶117万公里,完成各类急救保障92次,参与110社会联动11838次,抢救突发事故伤员10121人次,重大突发事故9起,派车27次,抢救病人42人,参与各类应急演练10余次。值得一提的是,全年急救业务各项指标均有增长的同时,各类投诉为零,市民急救服务满意率为98%。五是急救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引进国际先进的美国MPDS调度指挥系统,成为国内首批使用这套系统的城市,调度员从接听电话那一刻起,就对病人进行有效的急救指导,形成了电话指导和自救为一体的调度指挥流程。

困难与挑战
一是急救体系建设尚未实现全覆盖。目前,我市城区都已建立急救网络,但周边的农村地区,以及江阴、宜兴的农村地区还未做到全覆盖,影响了发生在这些地域的突发事故的救援和危重伤病人员的抢救工作。当前乡镇农村的急救网络站点的建设主要以相应的镇(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建立,但是新医改政策实施后,镇(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缺乏积极性和动力。
二是急救队伍的配置与待遇滞后于城市发展需求。市急救中心作为无锡地区唯一专业院前急救机构,承担了主城区的急救服务和对县区(市)以及乡镇网络分站的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工作。随着形势的发展和人民群众保健意识的增强,市急救中心急救队伍配置较弱的问题日益凸显。其一,急救工作人员长期严重不足。按照国家卫生部有关文件规定,城市以每5万人配一辆车,每车配置5人计算,市急救中心应设置354个编制(2012年,无锡市区户籍人口238万,常住人口354万),目前仅有81个编制,到位率仅22.9%;车辆应配置71辆,目前已有总数57辆,到位率80.2%,远不能满足市民对急救工作的需求。其二,急救人员的工资待遇较低。由于院前急救工作人员中工人身份多,职称晋升困难,初级职称和工人占60%以上,直接影响绩效工资水平。目前,市急救中心核定的平均绩效工资不到6.1万元/人,不但低于全市平均6.3万元/人的水平,而且明显低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每人6.8万元的水平。其中在职医生人均年收入,较实施绩效工资前下降2万多元。尤其是合同制员工的收入明显偏低,人均年收入只有3.58万元,人员思想不稳定。其三,加班费、中夜班费没有很好地落实。目前急救中心共有一线职工145人(在编45人),每年人均加班达120个工作日,人均中夜班达120个班,如按照劳动法规定和实际需要支付,全年加班费支出将达400多万元,中夜班费需要近100万元。由于受绩效工资总额的限制,故均未认真兑现,上一次中夜班仅补贴6-7元钱,以致目前明显出现职工不愿加班、不愿上夜班的现象。
三是经费投入和运行保障明显不足。这也是上述两个问题的主因。以一个最基本的联动分站建设为例,应配置2辆救护车,10个急救人员,加上配备相应医疗器械和药品材料,建设成本在120万元以上、并且每年的维护营运成本也要达到100万元左右。如果没有政策性投入和用地的支持,农村网络分站建设和日常运行将面临极大困难。

对策与建议
一是进一步重视急救工作并加大投入。院前急救医疗工作承担着部分政府职能,作为应急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突发事件、各类重大事故、大型活动的医疗保障和日常紧急医疗救助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市政府及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从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设计我市院前急救事业的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并在各种政策上予以适当的倾斜,保证其必要的发展条件。这也是加快我市急救体系建设,提升院前急救整体水平的重要前题。
二是着力推进急救体系建设。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建设“幸福无锡”的目标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市的急救网络应统一规划,合理布点。镇(街道)网络分站的建设,以相应的镇(街道)医院或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分步实施。网络分站的人员由镇(街道)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车辆、医疗器械、通讯等配备费用应得到政府财政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并每年给予人员及油料、药品材料的补贴。鼓励社会性医疗机构参与网络分站(点)建设,政府财政主渠道给予适当补贴。网络分站统一由市急救中心“120”调度指挥,实现城镇院前急救全覆盖。市急救中心负责镇(街道)网络分站的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另外,应加快院前急救立法,规范急救市场。
三是切实加强急救队伍建设。院前急救工作具有时间上不确定性、地域上的广泛性、工作上的被动性、应对上的长期性的特点,加强队伍建设尤为重要。为进一步提高我市急救工作水平,建议参照国际、国内标准,按每5万人配1辆值班车,每辆车配5个人的标准,逐步增配急救人员。考虑急救工作特殊性,建议采取给予特殊岗位津贴(公安800元/月)、适当增加绩效工资标准(按6.3万元/人标准核算),或者将加班费、中夜班费不计入绩效工资总量等办法,适当提高急救人员的工资待遇。另外,针对急救人员招聘难的问题,建议提高编外医生的收入,提高政府购买服务的经费额度,尽量接近“同工同酬”水平,从而稳定合同制员工队伍。
四是重视普及自救互救知识。现代医学证明,猝死病人抢救的黄金时间是开始时的4分钟。充分发挥被救对象本人或现场“第一目击者”自救互救的作用,才有可能使50%以上的生命予以挽回。为此,必须加强对普通群众急救知识的普及,提高他们临时救护能力,进一步提升急救的成功率。其一,建立“第一目击者”培训制度。警察、消防、公交等公共服务性行业职工和乡村干部,由于其工作性质,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到达救助现场,成为“第一目击者”。因此,要不断完善培训社会救护员制度,快速普及他们的医疗急救知识;其二,加强学生院前急救知识培训。市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相应措施,在学校开展院前急救常识教育,把救护培训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把普及急救知识与防火、抗震等紧急避难技能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其三,利用媒体宣传急救知识。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作用,对广大市民进行院前急救常识教育,提高全民院前急救知识水平和技能,让更多的现场“第一目击者”在紧急情况下发挥作用,进一步提高我市院前急救水平。
五是让“给急救车让路”成为全社会的自觉。120急救车是救命车。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也赋予了急救车“在执行紧急任务时,其他车辆必须让行”的“特权”。然而,现实情况是,常常出现救命车被堵在路上一筹莫展。所以,建议通过加强社会公共道德教育,加强宣传和引导,使“为了生命,请给救护车让道”的理念深入人心,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敬畏生命,自觉给急救车让路的风气。□

( 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