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总第217期

咬定青山不放松——张渚镇人大释放“正能量”破解民生难题

咬定青山不放松——张渚镇人大释放“正能量”破解民生难题

时间:2014-03-18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 文 / 吴国良
近年来,张渚镇人大着力推动解决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反映的比较棘手的“老大难”问题,既考虑到群众的意见,又理性对待现实情况,卯足韧劲,矢志不渝跟踪监督,直至问题解决为止,使人民群众所发之声“掷地有声”,求证“圆满”。

夜排档整治一一锁住“乌龙”

张渚镇有20多家各类夜排档,主要分布在镇区桃溪路和华新路等车流量大和人员密集的十字路口,油烟、噪声、占道等问题,让附近居民无法正常生活。镇人大代表曾多次提出建议,要求取缔夜排档,还镇区一个整洁有序的环境。尽管城管等部门也想尽办法,采取一些措施,但治标不治本,群众意见依然。
为此,镇人大与人大代表一起,会同城管、工商、环保、卫生等部门围绕这一问题开展调研。到夜排档吃宵夜是群众固有的饮食文化,而夜排档的经营业主大多是再就业和自主创业人员,一方面群众希望城管部门管一管,另一方面经营业主希望受到保护,面对两难问题,镇人大调研后认为:群众普遍希望政府部门加大老城区夜排档的整治力度,督促经营者有效改善环境卫生,减少油烟扰民,保护公共设施不受损坏,积极创造条件,开辟夜排档新场地,疏导露天经营摊点到场入室经营,规范夜排档经营行为。取缔不可取,关键是要管理好,管理好了可以丰富群众饮食文化,也是城镇的一道风景线。
对此,镇党委、镇政府采纳调研建议,并讨论形成意见,由镇城管部门坚持疏导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分步治理夜排档。对现有夜排档开展定时定段巡查整治行动。管理实行“五统一”:即统一规划定位、统一经营设施、统一摊点设置、统一经营时间、统一垃圾存放清理。同时,在镇边择地建立夜排档经营点,引导经营户入场经营。今年7月,镇政府还利用迎春路一块闲置地,开辟夜排档市场,目前正在施工过程中。夜排档全部入场经营后,将形成特色饮食一条街,既方便有需求的市民,又可以丰富市民的夜生活,还将大大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让业主高兴、市民满意、政府省心,取得一举多得的良好效应。
三轮车整治一一拴住“野马”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公交车少,出租车贵,而三轮车分布在镇区的大街小巷,街头巷角,随手招来,出门坐三轮车,既方便快捷,又车费低廉,在缓解城镇交通紧张、方便市民出行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受市民欢迎。那时路上的车也少,对路面的影响也不大,大家称那时的三轮车为“温馨的三轮车”。但随着城镇的快速发展,市民出行选择的交通工具更趋多样,对三轮车也不那么钟爱,相反对三轮车有排斥情绪,它们象脱缰的野马,放任不羁,在大街小巷横冲直撞,随意停车,乱撞红灯,抢道穿行,扰乱交通秩序,更为可恨的是,经常撞伤刮伤市民,逃之夭夭,让市民“相骂找不到对嘴”,群众意见很大,吴建春等人大代表在每次人代会上也都有反映,但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开展“城市化管理和城管文明执法”专题监督工作中,镇人大采取明查暗访、走访调查、座谈讨论、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人们对城镇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社会问题对城镇管理带来严重挑战,就载客三轮车而言,全镇有登记在册的三轮车近300辆,从事者多为“5060”人员,其中一部分是残疾人车,他们缺少技术,进厂无门,靠经营三轮可以自食其力,养家糊口,还可供孩子上学,集中取缔难度大,也会影响社会安定。对三轮车乱象的反映,再一次引起镇党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去年,该镇顺应民意,采纳代表意见,决定集中依法整治镇区载客三轮车。他们根据本镇实际,展开了划定禁停区域,对三轮车车体喷漆,实行黄、绿单双号管理,减少三轮车进入镇区和停放主街区数量和频率的整治机制,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现象。通过张贴公告、发放告知书、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营造了良好的整治氛围。出资20多万元对符合条件的车辆按规定进行出新、编号、喷色、建档,划定停车泊位,有序管理,对违规车辆拉客、违规停放的车辆实行严管。
整治行动是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的,群众就会理解支持,有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再难的事情也能办好。如今漫步街头,昔日拥挤不堪的几个主要三轮车聚集地,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秩序和交通,群众出行的安全感明显提高,社会效果显著,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也感到十分欣慰。

土作坊整治一一扼住“毒源”

近年来,在张渚镇镇郊结合部出现一批利用关停后的矿山宕口进行非法加工的作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污水横流,还产生大量污染,严重影响了周围的生态环境,危害居民健康,多年来当地群众集体上访,矛盾较大,人大代表也曾多次反映,但迟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经营者与管理部门“躲猫猫”、“打游击”,群众有怨愤。
为此,镇人大组织主席团成员和部分人大代表开展执法检查,在执 法检查中发现,这些土作坊属违法行为,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毒烟尘和废水废物,污染空气、污染水源、污染生活环境,极具非法性和有害性,非彻底整治不可。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镇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反馈,并敦促解决。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镇领导要求城管与环保等部门联合开展调查摸底,提出开展整治方案。在掌握确切的第一手材料后,由张渚城管中队、公安、工商、环保及电力部门联合执法,出动执法人员70余名、民工20余名、大型工程挖掘机械2辆,对位于茶亭村、东龙村的非法加工厂进行了强制取缔。此次取缔的7家加工厂分别为废旧塑料造料厂4家、废轮胎炼油厂1家、钢渣烧结厂2家。共拆除非法操作厂房1000余平方米。在整治过程中,镇人大一直跟进督查,助推了整治工作,干净彻底消除了这一危害性较大的痼疾,还居民一个清新的环境,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

乱停车管理一一扭住“乱象”

近些年,行车难、停车难显得越发严峻,市民对此也颇有微词。张渚镇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是物流重地,加上近几年每年的机动车速度呈递增态势,停靠需要和停车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重点路段和区域更为明显。针对这个问题,人大代表的呼声比较强烈,但也最令人头痛、最难解决。带着这个问题,镇人大以5个代表小组为单位,针对“整治乱停车,破解停车难”的课题开展调研,形成书面调研报告,为“破题”献计献策。如何破解困局?最终采取“管理三部曲”,化解了镇区随意乱停车的难题。
第一步是新增停车场地。西河停车场、原钢材市场停车场已全面启用,为规范管理及停车秩序增设了门卫,划定停车泊位,将所有停放在镇区主街道、小区等影响市容和交通的大型工程车逐步清入场内停放。目前已有48辆大型车辆入场停放。第二步是进行友情提醒。利用社区宣传栏、活动宣传标语、公益广告、宣传挂图等宣传品在公共场所的重点部位重点公共设施,对驾驶人员开展立体化宣传,提高居民对规范停车秩序重要性的认识,了解此次整治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引导居民共同参与和监督。组建市容专管员队伍,采取分段包干、定点守岗等办法,对桃溪路、人民路、迎春路等路段占道停车等显见性违章进行友情提醒,消除车主抵触情绪,很配合地把车停在指区域,且成为自觉习惯。第三步是实施长效管理。在镇区主要节点、重要道路设置的6处城管值班岗亭已全面启用。城管中队抽调15名队员,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每个岗亭由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负责,带领1一2名新队员,实施定岗管理。目前增设临时停车泊位数百个,停车难停车乱等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国省道整治一一堵住“污源”

张渚镇境内国省道、旅游干线共6条。在镇人大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活动中,群众反映国省道经常有施工车辆雨天带泥进镇,污染路面,有损形象;矿产品运输车辆和其它大型车辆擅闯禁区,不按规定时间、路线运输;部分路段广告牌、灯箱、指示牌杂乱无章,陈旧破损之情况,给道路环境秩序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针对这一情况,镇人大走访了张渚交巡警中队、城管中队等职能部门,开展专项整治。一是调查摸底。对辖区沿线存在问题,做到路不漏点、村不漏户,摸清详细情况。二是宣传发动。逐门逐户走访须整改的单位、个人,做深做细群众的思想工作,监督做好自行整改。三是集中整治。组织城管队员开展对公路两侧综合整治,实行领导带队,分段负责,逐村逐段抓落实。在善卷南环路段,相关职能部门设置冲洗点,安装2台轮胎冲洗机,配备4名冲洗机操作员,负责进出矿道的空车、重载车辆进行轮胎冲洗;同时抽调2台冲洗车每天对宜广线、进行不少于4次的冲洗。净化了道路环境,也扮靓了张渚的容貌。□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