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总第219期

人大工作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应把握好四个关键点

■ 文 /  张明烈

时间:2014-07-25 15:04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做好人大工作、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保证。人大工作只有植根于民,才能更加坚实;人大制度只有赢得民心,才能更加牢固。新形势下,正确理解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好人大工作应把握好四个关键点。

    一、以倾听民声为根本途径,切实把人大工作做“真”

    邓小平同志曾告诫全党:“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因此,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真诚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

    监督议题是人大工作的重要载体,征集议题是做好议题确定工作的基础。一是要面向社会广泛征集。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年度人大监督工作的建议意见,使议题的选择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认可。二是要面向代表广泛征集。要利用人代会召开期间,结合审议各项工作报告,向全体代表发函书面征集监督议题,使人大机关的监督工作能更好地体现代表的意愿。三是要加强沟通协商。在监督议题初选阶段,人大机关领导要带领相关人员走访“一府两院”及街道、社区,
充分交换意见,深入沟通协商,做到人大监督议题既贴近实际、体现民意,又与“一府两院”的重点工作相衔接。

    监督的内容要以民生为重点。“厚民生才能聚民心,顺民意方可保民安”。民生问题涉及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就业、涉法涉诉等诸多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人大监督不可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否则,不仅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而且会给“一府两院”的工作带来干扰和影响。所以,人大在监督的内容上,要坚持把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作为监督重点,努力在群众“最盼”、“最急”、“最怨”的问题上找原因、提建议、定举措、促整改,着力解决好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效果的好坏要以民调为标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府两院”按照党委的意图做了一些具体事,人大机关、人大代表依法进行了监督,监督的效果如何?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要充分运用群众的这双雪亮眼睛,因为“一府两院”有什么问题,工作上有什么短板,群众最知情。所以,人大机关、人大代表要沉下去,主动倾听群众意见,广泛吸收群众参与,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一府两院”工作好坏的最基本的标准。

    二、以依法履职为关键环节,切实把人大工作做“实”

    各级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和民意机关,其工作的本质就是替人民掌权、为人民代言。人大机关通过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多察民生之情,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是人大工作走群众路线的核心所在。

    彰显一个“准”字。坚持发展与民生并重,不仅要高度重视事关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城市发展规划等工作,还要持续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使人大工作与发展大局紧紧相扣,与群众呼声息息相应。

    突出一个“敢”字。一是要挺直腰杆敢抓。人大依法监督“一府两院”,来源于国家体制,依据于法律规定。因此,要放开手脚,敢于碰硬,不怕触及矛盾,不怕伤及面子,理直气壮地行使监督职权。二是要着眼大局敢管。要以纵观大局的眼界、把握大局的能力、服务大局的意识,把服务和服从经济建设这一工作中心落实到实际行动上,通过实施有效的监督,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三是要注重方法敢说。人大依法审议,并不是要审议者成为法律条文的复印机,而是要审议者运用自己的政治智慧,将法律、事实、民意统一于审议之中,运用于发言之时。对于影响改革发展、危害人民利益的人和事,人大就要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敢于直言。

    抓好一个“实”字。坚持依法履职与跟踪问效并重,对经济社会发展中推进难度较大、群众关注度高的工作和问题,综合运用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工作方式,适时启用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刚性监督手段。一抓到底,让群众看到变化,见到实效,得到实惠。

    三、以联系代表为基本核心,切实把人大工作做“牢”

    代表来自于人民,由人民群众选举产生。代表积极认真履行职务的实践,其实质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着力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人大要立足代表工作实际,切实加大组织引导力度,促进代表更好地履职。

    发挥好“参政”作用。人大代表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勇于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积极参加执法检查、代表视察、工作调研等活动,要深入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顺民心、谋民利、得民意的批评、建议、意见和议案,使之切实可行,行之有效,从各方面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发挥好“监督”作用。人大代表要不断创新监督理念,改进监督方法,切实做到寓监督于支持、寓监督于理解、寓监督于服务。要把监督与工作落实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展执法和监督,把监督与问效结合起来,大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努力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机关效能。

    发挥好“桥梁”作用。人大代表上接党委、政府,下联人民群众,在密切党群关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担当起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努力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密切关注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反映群众心声,多谏顺应民意真言,多办赢得民心实事,多做化解矛盾工作,保障人民利益。

    发挥好“表率”作用。人大代表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履行代表职务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合起来、与促进科学发展结合起来,在各条战线上用自己的模范行为与智慧带动人民群众,创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推动本行政区域内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以创新机制为重要举措,切实把人大工作做“活”

    创新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永葆生机的根本动力,是人大工作不断深入发展的力量源泉。

    监督工作创新是核心。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是确保人大监督职能充分发挥的前提和基础,因此,监督工作机制创新是人大工作创新的核心。一方面,要探索刚性监督方式。要积极探索重大事项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刚性监督方式,专题调研等新型监督方式,制定实施办法和规程,使这些创新的监督方式更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以便更好地督促有关问题的落实,增强监督实效。另一方面,要拓宽民意渠道。要通过设立热线电话、信件“直通车”、网上民意专栏等方式,提供更加合理、便捷、有效的平台,使民声、民意、民怨和各种利益诉求得到抒发和表达,并实现良性互动,争取民意理解和支持,引导公民有序参与监督。

    代表工作创新是重点。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提高人大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代表作用的发挥。一是要创新培训机制。要进一步创新代表培训机制,提高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本行政区域内民主法制进程中的“监督员”、“推进员”作用。在开展常规性的人大制度、理论知识、法律知识培训外,还要加强对如何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如何审查批准计划和财政预算,如何提代表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如何参加闭会期间的活动等方面知识的研究学习。二是要创新活动载体。要拓宽代表在闭会期间参政建言的有效途径,建立主任会议成员预约接待代表制度,健全以人大代表为主渠道的民意表达和整治机制,创造和保障人大代表开展活动、执行代表职务的广阔空间。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基层一线,走村进户,充分“接地气”,了解最真实的群众生活情况,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交流,为代表履行职务创造条件,为选民监督代表提供平台。三是要创新制度机制。要把工作实践中摸索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制度办法,建立健全代表联系选民、代表小组活动、代表建议办理等一系列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制定,规范代表活动,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自身建设创新是基础。人大工作要适应新形势,就必须进一步强化自身建设,真正把人大建设成为素质强、效能高的国家权力机关。一是要加强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学习。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法规,增强依法履职能力,自觉做宣传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监督法律实施的模范;认真学习人大工作业务知识,不断夯实创新发展人大工作的基础,力求做到在监督上有新突破、在工作上有创新、自身建设上新台阶。二是抓好人大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人大机关自身建设的重要环节。各级人大要有效地推动“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体系作保障,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依法进行,进一步促进人大各项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三是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机关作风体现机关的整体形象。人大机关工作人员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真正树立“紧、实、细、深、严”的工作作风和机关工作无小事的观念,培养主动、超前、创新、跨越的工作意识,以对人民负责、对领导负责、对机关负责的工作态度,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各项工作创一流。□   (作者系无锡新区人大工委主任、党工委副书记)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