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构建新经营体系 推动农业现代化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专题视察求解“谁来种地”

时间:2015-05-07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谁来种地?”这是新常态下,城市迈向农业现代化的一道必答题。在万物生长的春天,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了一场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为专题的视察,走田间、菜地、果园,访农场主、农民、企业家,以这道必答题的求解过程,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步伐。

1亿元手抓饼背后的“新种地模式”

    无锡华顺民生食品公司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企业之一,也是此行视察农业经营新模式的重要“标本”。
    “这款手抓饼,一年销售1个亿。”企业负责人语气略带自豪,事实上其销售收入去年已超5亿元。销售额背后的内容更值得思量,该企业通过“订单+基地+农户”模式进行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去年向农户收购各类农副产品约4.2万吨,近1.36亿元,在惠山区有850亩蔬菜基地,共带动农户1.7万余户。
    资源整合力在不同的“新种地模式”中集聚。目前,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80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359家,经认定的家庭农场352家,各类农业专业大户1616户。这些新经营主体发挥优势各占所长,正逐步形成各类竞相发展、优势互补,相互融合的局面,其中127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中已有3家在“新三板”上市。

新经营主体遭遇着“成长的烦恼”

    市人大常委会此行是带着问题走访,并倾听实际难题。“我这里最大的难题是,人工。”江阴市滕国俊阳庄菜业专业合作社规划总面积5000亩,已建成3000亩,呈现出现代化农场的意味:灌溉自动化、栽培设施化、育种工厂化,有钢架大棚、LED育苗大棚、日光温室大棚、无土栽培基地等等。“30来岁肯种地的很少,专业人才很缺,”“当家人”滕国俊身边虽然也“团结”了一批农户,但“缺人”的困境却越发明显,他已着手自己培养农业技师,“从未来的角度看,不培养现代化的农业人才,不行。”
    事实上,几位来自农业生产一线的市人大代表同样带着问题与建议而来。教授级农技推广研究员余汉清就提出,当前一些生产型农业企业规模小、资本实力不强而抗风险能力差,企业实用技术人才少而留不住。他建议,要更新支农政策理念,向农产品生产型农业企业倾斜,环节上要从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向支持生产基地生产环节高产稳产优质技术集成等倾斜,向提升农产品生产机械化效率倾斜,向增加企业农产品生产实用型人才的引进培养上倾斜。另一位人大代表唐青也直言不讳,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个好形式,但不能操之过急,目前空壳合作社、休眠合作社的现象也有存在。要“爱田惜地”,整合调配现有资源、实现基础设施的共享与合作,搭建为民服务的公共平台,让政府扶持惠及更多普通农民。

新常态下需更多“市场的眼光”

    走过田间、菜地、果园,参加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视察的人们问得最多的是哪个问题?是市场。
     “销售怎么解决?”“100%卖掉。”江阴市月城鲜果源家庭农场主钱建新的回答,底气足。这个农场位于江阴市月城镇双泾村——一个水乡特色明显的地方,百亩占地里有葡萄、油桃、翠冠梨以及草莓、西瓜、甜瓜。主打品种葡萄已形成“口碑效应”,一等早熟品种夏黑葡萄上市,常常有人慕名而来,年年售罄。销售渠道目前有两条,主动上门就占了一大半,还有部分直接进入市场,相关超市、水果销售商提取3-5%的管理费,“今年还在考虑走电商的渠道。”
    同样的效应在无锡其他地产水果集聚区也有。市人大代表顾海峰在滨湖区进行调研后提出建议,本地瓜果口碑不错,要探索建立农场协会,引导家庭农场主提升素质、规范经营,形成农产品品牌合力。
     “新型经营主体与以往单一农户相比,最突出的一条是自销能力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姚建华与农场主交流时表示,政府要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意识地引导经营主体切实把资源整合起来、把农民组织起来,把市场对接起来,适应农业销售市场的新需求、新情况,最终推动我市的农业现代化进程。(胡桃)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