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讲话

在《产品质量法》执法检查询问会上的讲话

徐 一 平

(2018年6月8日)

时间:2018-06-12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开展执法检查,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以来,把加强执法检查,作为履行法定职责、推动宪法法律实施的重要抓手,坚持紧扣中心大局,回应群众关切,注重选取事关高质量发展、民生福祉、生态建设等领域法律法规来开展执法检查,每年突出检查重点,并将贯穿一届,促进良法善治,助力“法治无锡”建设。
  作为今年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选取《产品质量法》作为检查内容,是经过慎重研究的。《产品质量法》作为质量领域的基本法律,在加强质量监督、提升产品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胜算”,并多次强调要抓好质量工作,推动中国产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对无锡来说,经济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质量提升工作是GDP迈上万亿新台阶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去年底召开的市委十三届五次会议强调,要推进品质化制造,通过“金牌工程”“金标工程”和“金质工程”,来提高“无锡制造”的品牌影响力、标准话语权和质量信誉度。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开展《产品质量法》执法检查,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切实放大无锡作为“中国质量强市示范市”的品牌效应,努力实现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的目标。
  自4月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通过执法检查方案以来,由常委会领导担任组长、22名委员和人大代表为成员的三个执法检查组,分赴两市(县)五区开展执法检查,采取多种方式,实地检查14家企业和检验检测机构,召开7次座谈会,参会330多人次,检查基层230多份工作台账,并引入第三方机构国家统计局无锡调查队和无锡企业家协会两家单位参与执法检查,收到调查问卷近800张。应该说,这次执法检查广泛深入,务实创新,措施得力,特色鲜明。作为本次执法检查的重点检查内容之一,今天下午,我们实地考察了江苏省特种设备物联网研究中心,市政府高亚光副市长代表市政府作了专题汇报。刚才,检查组成员根据前期检查的情况开展了询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都作了认真的回答。应该说,询答真切,交流坦诚。通过这次执法检查活动,我感到,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贯彻质量强市部署,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工作,在贯彻实施《产品质量法》、加强产品质量监管方面思路明、措施实,履职积极认真、工作落实到位,我市产品质量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有几方面的特点令人印象深刻:
  一是基础扎实。无锡是工商名城,在抓好产品质量上有积淀、有影响。近年来,市和市(县)区两级政府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质量提升行动为抓手,全力推进质量强市战略深入实施,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健全完善质量工作机制,“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行业自律、企业主体、社会共治”的大质量工作格局已初步形成;加大法律宣传教育,造浓社会共治氛围,不断优化“人人关心质量,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参与质量”的发展环境;狠抓重点领域监督,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监管工作水平稳步提升;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树立质量为本理念,弘扬工匠精神,无锡质量品牌竞争力不断提高;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质量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二是亮点纷呈。我市率先通过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验收,在全国率先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率先设立“市长质量奖”。首创“卓越绩效管理孵化基地”,国务院发文在全国推广;是江苏省唯一的“国家技术标准战略试点城市”,新吴区是全省唯一的“国家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区”,拥有国际、国家标准化专业技术组织77家(其中国际11家),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拥有国家级检验检测公共平台21家,数量位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这些都奠定了无锡产品质量的技术话语权和影响力。我市已连续三年在省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中被评为A级,总分全省第一;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连续两年列全省第一;2017年,我市产品质量国家和省级监督抽查综合合格率为94.2%,列全省第一。从此次执法检查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有99.75%的企业对我市《产品质量法》落实情况及产品质量提升工作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有76.6%的企业认为当前无锡产品质量的社会认同水平比较好。
  三是成效显著。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中国制造2025”,紧扣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实施,扎实推进质量提升行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方面,强产业、增效益。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打造了许多国家级质检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既涉及电线电缆、车辆、纺织、船舶等传统产业,也包括光伏、石墨烯、增材制造、物联网等新兴产业领域,成为了相关产业、行业检验检测技术的标杆,确立了“无锡制造”话语权。另一方面,保安全、惠民生。质监、工商、公安、海关等相关职能部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开展了“红盾网剑”、“清风行动”等一系列活动,重拳打假治劣,并不断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我市产品质量国家和省级监督抽查综合合格率多年来稳居全省第一。
  成绩来之不易。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质量工作进入了新时代。对照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对照人民群众对质量工作的期盼,我市产品质量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主要是:质量共治的氛围还需不断造浓,《产品质量法》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大,一些地区、部门尚没有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质量工作的重要意义;大质量工作格局还需不断深化,对质量发展的统筹规划、组织领导和工作联动机制有待加强;监管环节还需不断完善,有些方面需抓紧补短,监管能力有待全方位提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还需不断强化,对平台资源的整合力度、开放力度和改革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无锡质量”、“无锡品牌”竞争力还需不断提高,企业作为产品质量的主体,其转型升级、提标改造、优化服务的紧迫感、主动性、原动力有待增强。
  质量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进一步贯彻实施好《产品质量法》,保障和提升产品质量,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依法行政、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是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娄勤俭书记提出的“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的目标要求,以解放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从质量强市、质量兴企、质量惠民、质量立德的高度充分认识贯彻实施《产品质量法》的重要意义,以此次执法检查为契机,掀起贯彻实施《产品质量法》、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热潮,推动无锡产品质量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在推动无锡高质量发展中勇挑重担。
  一、要围绕中心,推动质量提升的行动走在前列。要大力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实施,把提高产品质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提升产品质量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认真谋划本地区、本单位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举措;要注重政策引导,定期研究解决质量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快制定和完善促进质量品牌建设的配套政策措施,完善相关产业、环境、科技、金融、财税、人才培养等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对质量工作的引导和推动力度;要深入推进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建设,坚持全面、全员、全程的质量发展理念,发挥各级政府质量奖的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广泛采用先进质量管理标准,扎实开展质量标杆、质量改进、质量对标等活动,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产品质量稳定提高、工艺质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持续改善;要以制造业产品质量提升为重点,加快推进“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将质量提升行动纳入行动计划之中,全力推动企业生产、研发、管理、服务标准化,以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增强市场竞争力。要主动适应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发挥新技术、新理念对提升产品质量的重要作用。
  二、要提升能力,推动无锡标准、无锡品牌走在前列。要着力制定更高无锡标准,以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为导向,以先进标准体系为抓手,以物联网产业标准化为龙头,深入推进“标准化+”系列行动,促进创新、标准与专利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各行各业的标准化水平,努力从标准的跟随者、执行者向标准的创新者、引领者转变。要引导和鼓励我市企业抱团组建标准联盟,引导产业链企业加强分工与合作,主动将企业、产业的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标,支持和引导无锡企业、产业在技术上攻关,在“中国制造2025”实施进程中从技术上跟跑、并跑逐步实现领跑,以标准的引领权增强市场竞争主动权。广大企业要树立“质量是生命、品牌是形象”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好品牌强企之路,认真把控产品和服务品质,用心维系产品和服务口碑,逐步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从依靠价格竞争向品质竞争转变。各级各部门要完善品牌战略推进机制,建立与国际先进水平匹配的品牌培育体系、评价体系和服务体系,促进技术、资金、人才等优势资源向品牌企业汇聚,努力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高、质量等次优的品牌产品和企业,提高无锡品牌的价值和市场影响力。
  三、要加快步伐,推动质量安全保障、质量技术创新、质量公共服务三大体系走在前列。要抓好质量公共服务,围绕我市产业发展的特点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不断加强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建设,推进质量技术资源、信息资源、人才资源、设备设施的资源整合,并向社会共享开放,为产业发展和社会公共事业提供更好的质量技术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内容,下一步发展要注重专业化,建成国内一流的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服务中心和标准服务平台,推动国家级检验认证基地、石墨烯产品、增材制造、物联网传感装置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检验检测认证认可产业加快发展;要走向国际化,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发展联盟认证、区域认证,推进检测实验室和认证机构的国际互认,提高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的集成配套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无锡企业“走出去”;要坚持市场化,切实抓好质量技术创新,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质量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对质量技术改造的支持引导力度,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产业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质量攻关行动,攻克一批制约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尽快向国际质量先进水平靠拢。
  同志们,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探索形成了6个环节的“全链条”执法检查工作流程,成为上届全国人大鲜明的工作亮点。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继续高度重视执法检查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日前强调,人大执法检查就是“法律巡视”,是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保证法律得到有效实施的一把“利剑”。这两句话,阐明了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人大执法检查的份量。从“法律巡视”的角度看,人大常委会通过开展执法检查,一方面,保证法律法规正确有效实施,有利于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一府一委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推动提高执法和司法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从发挥监督的协同效应看,人大监督与“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是同向的,目标是一致的,归根到底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次我们进一步创新监督形式,把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有机结合起来,就是要通过发挥人大监督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增强人大监督的权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以常态化的协同来实现对民生议题的持续监督,以持续监督的形式来推动民生问题的更好解决。从执法检查“全链条”工作流程看,当前执法检查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后续还要修改完善执法检查报告、认真组织常委会审议、开展落实情况跟踪调研、整改情况反馈报告等,适时还将开展整改落实情况的满意度测评。推动问题解决,方显监督成效。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后续执法检查报告意见、审议意见,以及今天的询问问题,既注重边查边改,更从根本上加强整改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将按照执法检查工程流程,持续发力、精准发力,达到推动问题解决、工作改进、法律实施的目的,确保本次执法检查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