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1234”工作法 推动人大代表履职增效
时间:2023-08-10 08:37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
今年以来,梁溪区人大惠山街道工委纵深推进“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不断探索创新基层人大工作机制,以“1234”工作法为抓手,努力将全过程人民民主深深扎进人民土壤、融入百姓生活。
建强“一个平台”,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人大街道工委聚力全覆盖建设、规范化管理、常态化运作,围绕“1+21+N”思路整体推进人大代表“家站点”建设,按照因地制宜、就近就便、集约高效的原则,把“家站点”嵌入“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在群众和代表“家门口”,让代表更有归属感和责任感,让群众更有认同感和获得感。12名无锡市人大代表、38名梁溪区人大代表及65名惠山街道议政代表,以“家站点”为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主阵地,充分体察民情、收集民意、汇聚民智,把全过程人民民主之“花”,绽放在基层各个角落。
人大街道工委主任郑国忠表示,“家站点”不仅仅是一块牌子、一间房子,更是“说、议、办、督、评”的重要载体,惠山街道在原有“家站点”基础上,规划打造曹张片区区域式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进一步整合人大资源、发挥代表优势,做优办好民生实事,让基层人大工作更有“温度”和“质感”。
织密“两张网络”,开通便民为民“直通车”。人大街道工委始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织密“线上+线下”两张全过程人民民主服务网。将辖区16个选区细分为80个网格,明确1名人大代表联系2-3名网格长,1名议政代表包干1-2个网格,组织代表进群入格,与群众“零距离”沟通交流,倡导代表当好群众的“眼睛”,主动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好群众的“耳朵”,听清楚、弄明白痛点难点和期盼心声,成为群众的“嘴巴”,积极建言献策、主动担当作为。
“没想到之前只是在群里吐槽了一下,说小区里没有公共座椅很不方便,没隔多久新的座椅就安装好了。”家住盛岸二村的郑阿姨惊喜地说到。盛岸二村属于老旧小区,公共区域未配置休闲座椅,老年居民买菜散步中途想休息却无处可坐,人大代表张榕在网格群中知晓此事后,积极向上争取,仅用时2个月就完成了25套便民座椅的安装,获得居民一致好评。
抓实“三项机制”,激发代表履职“内动力”。人大街道工委持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着力夯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石。健全代表联系群众机制,深入开展“132、找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日、代表“走访联系选民月”等活动,为代表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心贴心回应群众诉求提供渠道。健全代表履职工作机制,积极开展调研视察、小组活动等,及时交办并跟踪监督意见建议办理情况,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健全代表立体考核机制,组织代表向选民述职,接受选民现场评议,并对代表进行量化考核,推动代表从“要我履职”向“我要履职”转变。
“健康路小区是80年代建成的老新村,一直用的水箱水,居民改造直供水的意愿非常强烈。”“惠钱二弄早前申请改造直供水,但现场勘查后水压不达标,能否有其他举措继续推进。”无锡供排水工作集中视察活动中,代表纷纷为所在选区“代言”。在代表们的共同努力下,近两年来,盛岸一村、盛岸二村等小区共计169个楼栋先后进行了直供水、二次供水改造,帮助4200余户居民喝上了“放心水”。
实施“四大行动”,答好急难愁盼“民生卷”。人大街道工委抓重点、破难点、培亮点,创建“携手共进‘惠’合力 履职尽责‘山’作为”特色品牌,大力实施“进一言”“献一策”“解一忧”“办一事”四大行动,为谱写全过程人民民主新篇章增色添彩。发动代表直接参与街道重大项目、各项事务及民生实事的监督,为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把脉支招”,闭会期间,累计提交意见建议95条,已全部办结。呼吁代表结合专业领域特长优势,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并积极参与文明创建、关爱帮扶等志愿服务,代表累计自主办结实事好事13项,参与各类志愿服务近400人次,募捐钱款、物资近25万元。
造船二村因地势低于周边道路,形成一个“盆地”,日常居民生活污水排放困难,雨季小区路面积水严重,居民苦不堪言,在梁溪区人大代表张莉的牵线搭桥下,惠山街道与区水利局积极沟通对接,抢在汛期到来之前,在该小区增设污水提升泵站,并纳入智慧排水管网平台实行全天候实时在线监控,小区排污、积水“顽疾”得到明显改善。 (人大惠山街道工委 潘丹薇)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