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区

扶残助残办实事 人大代表暖人心

——记阳山镇人大代表姚剑

时间:2023-08-25 08:44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心怀大爱,乐于助残。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姚剑在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同时,始终心怀人大代表的知民爱民之情,时刻关心残疾人这一特殊社会弱势群体,依托阳山水蜜桃这一独特的产业优势,结合雅俗共赏的桃文化,通过“产业+”助残,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助残之路,为残疾人筑起了一处树立自信人生的“心灵港湾”,体现了一名优秀人大代表高尚的品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打造创业文化基地  开创助残新模式

  一谈到助残,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请一些手工老师,传授大家一些手工技能,学做几样手工品,然后公益拍卖、展示,获得一定的收入。但这样的做法总是面临着“不可持续”的问题。为此,姚剑带领村委班子将助残与产业相融合,在扶持残疾人创业的过程中,用好用足阳山桃文化的品牌知名度,带领残友们一起书写好“桃”的文章,实现了创业品牌的成功输出。桃文化创客中心前身是2009年成立的残疾人扶贫基地,2013年3月由阳山村村委及当地残联投资、整合资源打造成立,是一所弘扬阳山桃文化、帮助残疾人创业创收的助残综合机构。在这个建筑面积不到400平方米的南方建筑风格的小院里,设有桃木工艺品制作室、雕刻制作室、水蜜桃种植实训基地等,并为残疾人设置了康复室、图书室、休息室、厨房和餐厅。“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不能落,残疾人村民也是我们着力关注和帮扶的对象,我们想通过这样一种创业,增加他们的收入!”姚剑说。多年的坚持,创客中心的18位成员通过精练手艺,发挥各自特长,为品牌输出奠定了良好的形象和质量基础。2023年,村委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了桃文化创客中心的规模,加大桃文化文创产品的开发及相关品牌的打造,对接各类资源,结合网红经济拓宽销售渠道,目前正在积极争创江苏省级创业孵化基地。
  创客中心有一位青年核雕工艺师俞振,是一名肢体二级残疾的90后。14岁那年的秋天,一种严重的急性免疫性疾病导致他下半身肌肉萎缩,从此落下了残疾。俞振彷徨迷茫又无助,性格变得孤僻,过了好几年浑浑噩噩的生活。23岁那年,俞振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经人介绍来到了桃文化创客中心,他开始努力学习橄榄核、桃核、桃木等传统雕刻技艺以及激光机雕刻等先进雕刻技术。村委出资送他去外地学习深造雕刻技艺,姚剑鼓励他积极上进并向党组织靠拢,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奋发,也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短短数年,俞振从彷徨迷茫无助,变得渐渐活泼开朗自信,仿佛像得到了救赎一样,冰冷灰暗的心又重新焕发了活力。

  力推新兴网络营销  点燃助残新梦想

  “与传统意义上的残疾人‘任务式’被动创作,以及有些干巴巴的销售,甚至主要依靠传统公益拍卖等方式不同,现在的残疾人创业者特别是其中的年轻人,热衷于通过网络、社交媒体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姚剑介绍。近年来,她积极争取惠山区、阳山镇残联资金上的扶持以及技术上的培训来开拓直播经济,将桃文化创业团队的创业过程与水蜜桃销售及桃文化旅游产业的直播活动相融合,残疾人创业者也享受到新兴网络营销带来的红利。团队成员通过参与网络直播,改变了传统的助残模式,实现了从“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的转变。据了解,借助于新兴平台,桃文化创客中心的残疾人致富经如今得以升级,收入普遍大幅提高了,创业团队的年收入可以达到四五十万元。就在2023年1月13日吴文化公园内举办的2023“延风•锡韵”民俗文化周活动期间,桃文化创客中心受邀摆摊展示作品,短短几天营业额就达到了上万元。
  心灵手巧的残疾人工艺师在橄榄核、桃核、桃木等雕刻打磨完成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编织手绳、挂件绳、项链绳等工艺,既是对作品的二次创作,更提升了橄榄核、桃核、桃木等雕刻作品的美观性、实用性。创业团队成员臧志英,先天听力障碍一级,早年跟着父亲在外地养鱼养蚌,比较辛苦,后父亲从养殖业转行,她也回家进了私企,因为是聋哑人,只能做一些辅助性工种,收入微薄。后经人推荐进入桃文化创客中心,生活仿佛给她打开了“另一扇门”。姚剑介绍:臧志英擅长编织,心灵手巧。她喜欢上网浏览,当看到一些好的编织作品后,结合团队的桃木工艺品编织成新品,并将自己做好的作品时常分享到朋友圈,一件作品200多元,很快能受到网友赞赏并售出,那些经过她二次创作的桃木文创产品也很快得以“变现”。

  融入志愿品牌活动   迈出助残新步伐

  “如今自己也算是‘手艺人’了,有手艺心里不慌。既能康复又能干活挣钱,不用再拖累家人了,每天都过得特别充实。”创业团队中左手臂残疾的汤丙良这样说。只见他坐在工作台前,一颗普通的桃核在他手里翻来覆去转几下,不需多长时间就雕成了一件玲珑精致的工艺品。他说,自己从事这份工作以来,收入得到了很大增长,目前年收入能达3.5万元,可说是相当不错了。团队中每个人都有了稳定收入,对未来也充满了希望。姚剑为丰富残疾人的日常生活,还会不定期组织他们开展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志愿服务、文体娱乐、健康讲座等。比如结合传统节日,用写春联送祝福、浓情端午粽香情等活动与残疾人欢度。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带给残疾人不同的体验,增加了他们的生活乐趣,也拉近了残友和社会的距离。
  “桃”在中国文化中的意象极其丰富,给人以美好的心灵寄托和启迪。姚剑希望独具特色的阳山桃文化文创产品从阳山桃园走向各地,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她鼓励创客中心的残疾人化身志愿者老师传承桃文化。村委通过持续开展“艺趣非遗”春日手作之美体验等活动,带领各地来阳山的游客走进桃文化创客中心,体验传统文化、传承手作之美。游客挑选心仪材料并自定制作方案,由这里的残疾人志愿者老师讲解桃木雕刻技艺文化历史,介绍桃木雕刻手法及工具,并现场示范,进行桃木雕刻实操练习,帮助他们切身体验了解雕刻技艺。“通过近几年的历练,我们这些陪伴他们共同成长的人普遍都能感受到这些残疾人精神面貌的显著变化,他们的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社会参与能力明显增强。”姚剑说。
  “你的微笑是我永远的追求。”这是姚剑奔走在“共富路上 你我同行”助残共建路上的心声。她表示: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关怀照顾残疾人,提高其生存质量,是社会和谐的一个标志。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今后将一如继往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坚持不懈做善事,满腔热情行大爱,如春风化雨般温暖每一位残疾人的心。  (顾芳)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