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区

农贸市场换新颜 幸福装满“菜篮子”

时间:2023-12-06 15:09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农贸市场是城市中最具烟火气的地方,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锡市滨湖区荣巷街道徐舍农贸市场老旧失修,居民群众要求改造的呼声强烈,辖区内人大代表闻声而动,倾听居民、商户的意见建议,调研市场为人诟病的问题所在,发扬全过程人民民主,共商市场改造方案,促成农贸市场改造项目落地见效,让老百姓所思所盼化为所见所得,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感。
  早上7点,荣巷街道徐巷农贸市场已是人声鼎沸,市场内灯光柔和明亮,地面清洁干爽。水产、活禽、蔬菜、水果、肉类、熟食等货品分区有序,琳琅满目。
  “我们就住在旁边的徐巷自然村,是这里的老住户了,一直在这个市场买菜。”正在挑选苋菜的徐阿姨说,“改造以后变化真的很大!以前里面采光不好,店面也少,东西乱堆乱放,不好看也不方便;现在店铺亮堂堂、菜品多又足,多亏了人大代表帮我们多方奔走,如今在这个农贸市场买菜我们居民可满意了。”
  荣巷街道徐巷农贸市场地处梅园、大箕山核心居民集中区,建于2008年,15年来为周边市民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内部设施陈旧老化、消防和安全隐患等问题日渐凸显,徐巷农贸市场部分商铺开始闲置,买菜人流开始减少,周边居民关于农贸市场改造的呼声日益高涨。
  2023年4月,荣巷街道人大工委组织的“132、找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在梅园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举行,区人大代表、街道议政代表、社区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商户代表、徐巷农贸市场管理人员围绕“让老菜场焕发新活力”议题畅所欲言。各方代表就徐巷农贸市场目前的困境、需求以及升级改造的可行性进行深入探讨,就市场提升改造达成了初步共识。《关于徐巷农贸市场的提升改造建议》得到了街道办事处的高度重视,项目建设提上议事日程。
  反复调研,敲定“最快施工图”。由于市场使用年限长,基础设施条件差,又受限于周边空间限制,提升改造项目设计方案推进一度走入困境。区人大代表高飞、黄旭、代少张等迎难而上,主动履行代表职能,广泛开展调研,深入联系群众,代百姓发声,为群众解难。
  代表们利用休息时间深入农贸市场及周边,测算客流高峰时段停车场承载能力,了解市场设施的功能和使用反馈,观察客流和商铺经营状况,与居民群众面对面交流,充分了解群众诉求,形成调研建议提交社区。在“沉浸式”体验、“零距离”调研的基础上,社区从优化商铺布局、解决停车难题、做好绿化保洁到维护市场秩序,综合现实情况,敲定了解决问题的“三步走”施工图,即第一步合理规划商铺分区,第二步改造市场内配套设施,第三步整治市场周边环境。
  在调研和接待中,不少居民向黄旭代表反映,市场内部光线不太好,特别给老年人买菜带来了不便。“我们年纪大的,眼神不好,走到靠里一点的摊位买菜,要凑近了才看得清。”居民吴阿姨无奈地说。由于市场主体结构是封闭场所,主要依靠室内光源,加上顶部管线错综复杂,因此之前的改造均未很好的解决照明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黄旭反复到现场踏勘,又到荣巷农贸市场学习取经,多次对改造涉及方案中的照明线路设计提出合理专业的意见建议。方案经反复论证修改后,由原先的顶部平面光源优化为“顶部灯条+铺位上方灯带+筒灯”的立体光源,同时通过镂空的金属吊顶和不锈钢台面的反射补充,实现多层次、无死角照明。另外,公共区域额外增加照明灯具,使公共通道、门厅、休息区等功能区域更加明亮,提高了居民群众的购物体验。改造完成后,一走进市场,居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新菜场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发扬民主,寻求“最大公约数”。市场改造涉及居民群众、商铺业主、附近住户,不同的身份决定了不同的视角,也决定了其改造诉求存在差异。针对停车场改扩建、厕所改造、铺位布局等重点改造项目,在推进协商会上,都有居民、商户提出不同需求和建议,希望在改造中得以解决。代表在广泛收集意见的基础之上,整理提炼出刚性需求和共性问题,集中力量解决主要问题。
  改造方案对摊位按照布局合理、畅通、有序的原则进行了重新优化。部分商户对优化调整的摊位有想法、有情绪,认为现有的位置会影响经营。在代表联络站里,代表们跟商户边拉家常边做思想工作,一方面耐心解释摊位调整的合理性,消除他们的顾虑,另一方面,认真听取他们对通道、摊位划分等方面的想法意见,分析汇总形成建议并再度进行优化。改造过后的蔬菜水果摊、肉类摊等摊位相应扩大,调料品、粮油等摊位适当缩小,以便更好地展示和销售商品,同时留出足够的空间供顾客选择。各主题区域用发光标识牌加以区分引导,让进来买菜的居民“一目了然”。“本来摊位在里面,很担心生意受影响,不过现在看看蛮好,水果、蔬菜和调料摊放在一起,顾客们转一圈,这边每个摊位都能经过,生意比原来明显好了!”蔬菜摊主朱师傅笑道。
  多方协作,汇成“最强聚合力”。市场内部改造渐趋成型,外部改造也不容忽视。在实地走访中,代少张代表发现外围树木长势过高过密,遮挡市场,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于是和黄旭代表一起提出了《关于梅园徐巷农贸市场外围绿化改造的建议》。街道人大工委收到建议后,立即提交区和街道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区城管局绿化科和街道城管综合科非常重视代表建议,多次到实地踏勘,并在人大代表联络站和人大代表、社区代表、居民代表、商户代表们共同商议确定了修株改造方案。如今,市场外围过高树木得以修剪,并补充石楠、女贞等灌木,结合市场改造中的微景观,增加了绿化通透度,在解决采光问题的基础上,明显提升了环境的美观性。
  在街道办事处的关心支持下,被居民诟病的“停车难”问题也得以缓解。市场内及周边增设66个机动车车位和90个非机动车车位,改善了市场环境卫生和经营秩序,为居民买菜停车提供了便利条件。
  现在,走进徐巷农贸市场,原来拥挤的空间变得宽敞明亮,各项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崭新的商户门头标牌令人眼前一亮,在标牌指引下,市场内各摊位一目了然。市场的天花板、地面、案台、电线路、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等设施进行统一升级,为居民打造了环境整洁、秩序井然、食品安全的“安心”市场环境。
  徐巷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只是荣巷街道人大工委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缩影。自2016年以来,在荣巷街道和各级人大代表的关心助推下,街道辖区内的七个农贸市场以“群众满意、环境舒适、功能完善、运营规范、具有特色”为目标,先后完成了改造提升,“菜篮子”工程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小市场,大民生”,“菜篮子”工程之所以得到居民、商户、人大代表“三方满意”:
  ——得益于人大代表“小站点”发挥的“大作用”。自2022年代表“家站点”改造提升以来,各级人大代表进“家”入“站”,听民情、聚民智、解民忧,开展代表接待活动50余场次,收集选民群众反应的各类问题147件,办结109件。
  ——得益于人大代表“勤履职”形成的“新常态”。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132、找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日活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让“民之所盼”直通“施政所向”,使群众常来、代表常在、实事常办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常态”。
  ——得益于人大工委“强支持”推动的“真监督”。街道人大工委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精选议题、整合资源,主动作为、推动落实,《关于加强社区与物业双向互动,提升物业服务管理水平的建议》《关于解决颐景、集景花园进出口路段交通安全隐患问题的建议》等代表建议得到了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高度重视,社区管理精细化、居民生活安全感得到有效提升。
  下阶段,荣巷街道人大工委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继续用好、用活线上线下代表履职阵地平台,支持代表发现真问题、拿出真作为、助推真解决,让老百姓心中有盼、心里有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感,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再添新光彩。(滨湖区人大荣巷街道工委 高瑾)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