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案例

管好农田“药瓶子” 守护群众“米袋子”

——宜兴市人大常委会监督推进农药集中配供工作纪实

时间:2024-01-04 14:19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摘要:农药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投入品,农药的经营管理直接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田生态环境。如何帮助农民把好农药使用关、质量关?宜兴市人大常委会将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作为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履行人大职责,注重丰富民主形式,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有力推动农药集中配供在全市的有效运行,以实实在在的人大履职成效,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宜兴的勃勃生机。

9月中旬,宜兴市高塍镇红星社区农民冯解南正对100多亩稻田喷洒治虫农药。再过一个多月,水稻即将成熟,当地农户们即将迎来抢收水稻、抢种小麦的“双抢季”。以往冯解南忙着抢收的同时,还要抢购种植小麦的农资。而现在,市供销合作社的农药集中配供服务,为农户省去了不少麻烦事。这项工作成效的取得,还得益于宜兴市人大和人大代表的坚持和努力。

一场面对面的交谈:来自田间地头的群众呼声

“这总算忙完秋耕了,可眼下还得选上好的农药,不知你家用的是什么呐?”“去年我家用的药效一般呢,今年还在打算是不是再换几个新品种。”“就是呀,可市面上有那么多的农药名称,咱也分不清哪个对头呀!”2019年11月,在开展“回选区进社区”代表接待选民活动的第一天,宜兴市人大代表程同孚一来到活动现场,就听到几个农户正在商量着秋耕用药的事儿。于是,细心的程代表向冯解南等几位农户详细了解了事情的原委。

据农户们反映,他们每年购买农药主要依赖农资市场和农资店,购买渠道比较单一,选择余地相对较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场上的农药品种繁多,防治对象有很大差异,药品质量也参差不齐,因农药质量问题引发的矛盾时有发生。而且,许多农民年龄偏大,普遍缺乏正确使用农药知识,特别是对农药的毒性了解甚少,容易导致个人防护缺失、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

经过一个上午的认真交谈,程同孚的代表工作簿上已经记录了满满的3页纸。“程代表,你一定要为我们出出主意、想想办法呀!”农户们临走前的这句话,让程同孚深感解决好农民种田问题的迫切性。

既要解剖麻雀,也要把握全局。宜兴是苏南地区最大的农业板块,也是无锡重要的“粮仓”,粮食耕作面积达38.6万亩,稻麦种植使用的农药量比较多。“那全市面上的农药经营情况又怎么样呢?”程同孚决定就这一问题再度深入进行调研分析。

一条心贴心的建议:在代表联络站里浮出水面

接下来的半个多月时间,程同孚和几位代表来到相关职能部门了解情况,掌握了宜兴市农资销售以及使用等方面的现状。据统计,当时全市具备农药经营执照的经销商近200家,农药零售网点、村头摊点、流动摊位的经营户在300家以上,多头经营导致全市农药销售鱼龙混杂。特别是一些经销商引进的新品牌、新品种,有的还存在改头换面、虚假宣传、夸大药效等问题。同时,无序经营还导致了农药进销差率过大、主导配方覆盖率偏低、先进农药植保技术难以有效推广等问题。

几天后,在人大代表联络站里,程同孚和几位农业专业组代表、一些农户们围坐在一起,热络地商讨着如何帮助农民方便购买优质农药的问题。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基础上,代表们就当前农药市场管理工作进行了认真研讨,并达成了一致共识:农民种田是事关民生的大事,要解决好买农药的问题,还得靠政府加强监管、统一服务,构建一条便利高效的农药销售渠道,把好农药直接交到农民的手上。

建议得到了在座农户的充分肯定,代表们也受到了极大鼓舞。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继续走访了多个乡镇农业部门和种田大户,先后6次组织或参加协商会、研讨会和实地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经过认真研究,他们将群众的“群言群语”“冷暖心声”转化成《关于尽快实施农药供应体系改革的建议》,并郑重提交宜兴市人代会。

一次硬碰硬的督办:农民需求变为重点督办项目

代表建议办理得好不好,不仅看政府的落实力,还得看人大的监督力。宜兴市人代会闭幕后,宜兴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专题讨论确定了8件人大督办、政府领办的重点建议,农药供应体系改革的建议位列其中。在办理农药供应体系改革建议过程中,宜兴市供销合作社、农业农村局在第一时间主动与程同孚等代表密切沟通,面对面召开协调推进会,一起开展深入调研,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在调研中,代表们还发现,农药使用后产生的包装废弃物经常被丢弃在田间地头,会对土壤、水体和农产品等造成污染,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于是,代表们提出要建立和优化全市农药配供网络布局,同时兼顾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做好“一送一收”两条线,彻底管住农田里的“药瓶子”问题。

2020年3月至5月,宜兴市供销合作社根据历年农药销售、仓储设施等情况,对全市192家具备农药经营许可证的农资经营网点进行了调查摸底,初步筛选了121家基层农药配供网点;同时,筹备建设了全市农药配供信息化平台,对种田农户信息进行采集录入,为规范管理打好基础。

宜兴市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领农业农村工委,适时召开重点建议督办会,邀请提出建议的代表,一同听取了宜兴市政府关于建议办理情况的汇报,面对面征求代表的意见,就相关工作进行沟通协调,有效推动建议办理。

一套实打实的“组合拳”:人大监督推动建议落地开花

经过人大的监督推动,建议办理工作不断“添柴加薪”:2020年6月,宜兴市政府决定,通过三年努力,全市粮食作物用农药集中配供逐步实现全覆盖,并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纳入到统筹范围;10月,政府《关于实行粮食作物用农药采取集中配供和农药包装废弃物统一回收的实施意见》制定出台,标志着农药集中配供体系正式建立;2021年1月,启动对实施主体的公开招标,并同步优化基层网点布局,完善相关硬件设施;5月,农药集中配供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正式运行,全市农药配供信息化平台也开始投入使用。

熊宝星是第一批收到政府集中配供农药的农户之一。他在徐舍镇鲸塘村的家庭农场,粮食种植规模达1000余亩,对于农药集中配供给种田农民带来的福利,他的感受最深。“以前我们采购农药的时候,各个厂家的产品也不了解,需要不停地打听、比较。现在好了,农药由政府采购配送,采购什么价就给我们什么价,购买成本更低了。你看,用的都是正规大厂家生产的高效低毒农药,我们用得很放心。”熊宝星欣喜地说道。

自2021年开展农药集中配供以来,宜兴市完成农药集采统配面积达27.7万亩,为农户节约成本近千万元;共回收废弃包装物2305.4万件(约合382吨),均实现无害化处置,农户满意度100%。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代表建议反映群众的心声,办好代表建议,是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具体体现。宜兴市农药集中配供建议的成功办理,是代表、政府、人大依法履职、密切配合、合力推进的结果,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2022年,在做好农药集中配供的基础上,宜兴市人大就进一步规范药肥、种子经营和使用等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农资配供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农民种植成本;2023年,宜兴市人大就市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开展专项调研,不断推动供销社深化综合改革,全力打造为农服务新载体,为全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除了粮食种植,还将视角拓展到蔬菜、水果、茶叶等种植的药肥使用情况。

目前,程同孚和几位代表正在人大代表联络站里,商讨研究着化肥集中配供的代表建议。他们已经在“132,找代表”活动中,吸收了选民群众们许多好的建议和想法,并作了充分的前期调研分析,想把这条建议认真提好、措施提实,准备向2024年年初的宜兴市人代会提交。“上个月,市人大向代表们征集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我也把这项工作作为备选项目提交了上去。我们有信心,通过代表的持续努力和市人大的监督推动,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好种田难题,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也让市民吃上更放心的主食。”程同孚这样说道。(宜兴市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工委 季 俊)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