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区

聚焦百姓身边事,彰显法治新气象

时间:2024-10-21 14:43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要求。近年来,无锡市滨湖区荣巷街道人大工委切实发挥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宣传民主法治、提升公众法治素养的作用,全方位延伸人大工作触角、全链条融入基层民主法治体系,把纠纷调解、普法课堂、防诈宣传等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门口”,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找准法制宣传 “结合点”,变违建为共享

  “现在我们小区环境大变样了,原来的违章搭建、乱堆乱放,现在变成了小花园,散散步惬意的!”家住嶂山碧院小区的刘阿姨开心地向代表反馈。

  嶂山碧院小区以原王巷、刘巷等拆迁地块居民为主,“村改居”后,部分居民在阳台外违章搭建,好好的公共绿化变成了居民的“小菜园”“杂货铺”,既影响了小区环境卫生也引起其他居民的不满,物业管理工作一度陷入僵局,“放之任之”还是“撕破脸皮”?如何破冰成为了关键。

  在整治工作开始前,荣巷街道人大工委会同街道综合执法局、司法所、物管办等部门在小区内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对《无锡市物业管理条例》《无锡市房屋安全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普及。活动现场,区人大代表、街道议政代表、执法人员以发放各类违建治理宣传册、现场问答等形式,向群众普及违法建设的危害性,耐心细致地向群众讲解控违拆违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违建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代表们还利用“132、找代表” 联系服务群众日活动等形式,和重点住户“一对一”谈心。通过普法宣传,引导居民形成共建洁美小区的观念,提升居民对整治违建的知晓度、认同度和参与度。通过多方合力,嶂山碧院小区的环境得到了显著地改善,违建搭建拆除后,微改造、微景观建设有序开展,党建文化亭和共享花草园逐个落成,“乐居园”社区生活圈逐渐成型,小区整体环境面貌得到了显著提升。

  近年来,街道人大工委会同司法所、综治办、工会、残联等多部门开展“法典零距离,宣讲面对面”“法润无锡·典进万家”“法援惠民生,关爱残疾人”“百场法治电影进社区”等基层法治文化惠民活动。通过印发普法宣传册、发放法治建设宣传品,组织区人大代表、街道议政代表现场宣讲、解答居民疑问等方式,向群众普及法律常识,引导群众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活动还融入法治戏曲、法治相声、法治小品、法治电影等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通过与基层民众面对面、零距离的交流,以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方式传播民主法治精神,让更多民众共享民主法治文化建设成果。

  着眼矛盾调解“突破点”,化干戈为玉帛

  “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社区、代表对我的关心,没有你们这一年的支持,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也许我早就一走了之了。” 桃园新村居民老刘握着区人大代表吕春的手感慨道。

  2023年7月23日凌晨,大家都在睡梦中,随着一阵“噼噼啪啪”声,住在新村一楼的老刘家起火了。火势凶猛,很快就蔓延到了隔壁和楼上,所幸大火及时扑灭,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火灾发生后,不仅老刘自己家烧毁严重,店里刚进的货全部烧光,整栋楼共三层九户邻居也都因火势蔓延有不同程度的烧毁。在后续的调解协商过程中,各方始终达不成一致意见。在一次调解过后,邻居杨奶奶赌气说道:“谈不拢那就不谈了,我反正90多岁了,我就去找法院,我看法院怎么说。”老刘也急了:“我反正没钱,房子也是租的,法院来了也没钱。”调解一度陷入了僵局。

  选区的人大代表和议政代表得知此事后,走进居民家中当起了“老娘舅”,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求,剖析双方争议的焦点问题,寻求化解矛盾的突破点。在走访中,代表们了解到杨奶奶因为赔偿问题心中郁结,心悸头晕的老毛病又复发了,现场为她联系安排了心脑血管专家。“杨阿姨,你这么大年纪,身体最重要。闹上法院,要不少时间精力,还要花一笔诉讼费,不合算的。你放宽心,我们一定会尽力帮你争取一个满意的结果。”代表的关心和劝慰,让杨奶奶态度缓和不少,逐渐打消了走诉讼途径的念头。代表们趁热打铁,邀请当事双方多次协商,从情、理、法多角度引导双方换位思考,逐步消除隔阂与误解。经过多次调解,最终双方对赔偿金额均作出了让步,就火灾赔偿事宜达成一致,顺利签订调解协议。

  纠纷调解的核心在于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国法与情理兼顾,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民主法治的社会功能,而且有助于树立起人民群众的法治信心与信念,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荣巷街道人大工委依托区人大代表、街道议政代表中的法律工作者、法律明白人,聚焦安全生产、信访调解、欠薪工伤等社会矛盾突出的纠纷,通过“把脉问诊”,寻找突破口,做好沟通纠纷双方的“中间人”、矛盾调解的“解结人”、服务群众的“贴心人”,用心用情用力化解居民反映强烈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实际行动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

  彰显德法相依“闪光点”,寓守护于日常

  “幸亏孙女参加了街道社区的普法课堂,不然我卡里的退休金肯定要被骗子骗光了。”家住荣巷西浜的徐阿姨回忆起差点被骗的经历,仍心有余悸,“现在我拉着老伴也去听讲了,骗子套路多的,多学学回来还能跟街坊邻居讲讲,让他们都把自己的口袋捂紧点。”

  一个多月前,徐阿姨收到一条短信,称其开通了某短视频APP会员,如不关闭会员功能,银行卡会被扣款。徐阿姨与对方取得联系后,对方要求她下载某通讯APP。因为不会操作,徐阿姨找来了孙女帮忙,孙女听她把来龙去脉讲了一遍之后,告诉徐阿姨肯定是遇到骗子了。孩子参加的普法课堂上刚好讲过一起类似的案例,受害人下载了APP,被不法分子获取银行卡号、密码和短信验证码,卡中资金被尽数转走。孩子把普法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帮助徐阿姨避免了钱财损失。

  法安天下,德润民心。荣巷街道人大工委充分依托人大代表家站点阵地,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特点优势,通过人大代表“入户”、司法服务“上门”,擦亮“联络站+法治阵地”宣传服务品牌,构建“联络站+普法课堂” 联动服务模式,建强“联络站+共建平台”多元服务队伍,打造“联络站+”立体服务体系,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民主法治建设效能。

  近年来,“联络站+”立体服务体系联动街道司法所、综治办、工会、残联等部门,联合人大代表、社区两委代表、小区居民代表、党员代表、新阶层人士、律师、民警,开展反诈宣讲、普法知识课堂、法治知识竞答、法律咨询服务、法治主题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32场次,服务覆盖超7000人次,引导居民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拓宽法律服务渠道,实现法治惠民“零距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铭刻在人们心中的法治,才是真正牢不可破的法治。荣巷街道人大工委运用“代表+专员”“站内+站外”“接待+活动”等多种方式,在践行民主法治全过程中,不断扩大居民群众参与法治建设的覆盖面,充分发挥代表“家站点”联系接待和服务群众功能,多措并举解决群众身边各类急难愁盼问题,让民主法治精神照亮群众生活,让民主法治信仰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滨湖区人大荣巷街道工委 高瑾)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