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吴区

江溪人大:楼道微改造 居民“烦心事”变成“开心事”

时间:2024-12-24 10:37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在新吴区江溪街道坊前社区,一场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目标的楼道环境优化微改造项目,正生动展现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魅力。新吴区人大代表、坊前社区党总支书记顾晓东积极投身其中,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将居民的意愿贯穿于项目的每一个环节,为社区治理探索出一条民主高效的新路径。

  纳民意  广聚群言汇民智

  顾晓东深知,社区治理的核心在于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新丰苑小区作为老旧小区,面临着基础设施陈旧等诸多问题,这不仅给居民的日常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成为居民们长久以来的一件“烦心事”。为了广泛收集居民意见,顾晓东依托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平台,精心组织市区人大代表、街道议政代表和居民代表共商良策。

  在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日活动上,顾晓东引导大家围绕“存在问题”“改造要求”“预期成效”三个方面畅所欲言。居民们围绕楼道现状各抒己见,从楼道灯的安装位置到亮度需求,从存在的安全隐患到期望的改造效果,每一个细节都热烈讨论。顾晓东认真倾听每一位居民的发言,详细记录大家的诉求和建议,确保居民的每一种声音都被听见,为后续改造方案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察民情  深入街巷探实需

  带着对居民诉求的初步了解,顾晓东迅速行动,与其他市区人大代表和街道议政代表组成调研小组,深入新丰苑小区实地走访。他们的脚步遍布小区的每一个角落,仔细查看每一栋楼的楼道情况,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居民们纷纷围拢过来,诉说着日常生活因楼道灯缺失而遭遇的种种不便,有的老人提及夜晚出行的担忧,有的居民则对楼道整体环境的改善提出了想法。

  与此同时,社区网格员们充分发挥“铁脚板”精神,对小区展开拉网式排查。他们逐楼逐层统计楼道灯与路灯的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最终确定小区内13栋高层建筑无楼道灯,18盏路面路灯破损严重。这些详实的数据,为后续改造方案的精准制定提供了有力支撑,代表们根据调研结果,建议将路灯更换纳入微改造范围,力求全方位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惠民生  实干担当解民忧

  在掌握了充分的民意和详细的调研数据后,顾晓东组织召开新丰苑小区楼道微改造推进会和社区“两委班子”会议,严格按照要求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开启民主决策程序。会上,顾晓东与市区人大代表、街道议政代表、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相关施工单位代表等共同商讨施工方案、施工时限以及施工注意事项等关键问题,经过多轮论证,最终确定了一套科学合理、贴合民意的施工方案。

  施工期间,顾晓东始终心系工程进展,多次深入施工现场,详细询问施工安排与进度,仔细检查安全措施与操作规范落实情况。他反复叮嘱施工人员,要在保障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在顾晓东等代表的监督推动下,施工顺利推进,如今的新丰苑小区楼道明亮整洁,路灯焕然一新,居民们的“烦心事”终于解决了,灿烂的笑容绽放在了居民们的脸上。

  接下来,新吴区人大江溪街道工委将持续发挥好人大代表力量,办好点滴民生实事、汇聚美好幸福生活;不断发动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于社区各项工作中,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吴区人大江溪街道工委李凤艳)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