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吴区

聚焦四个重点 以高质量人大工作助推新吴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4-14 15:40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自“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新吴区人大常委会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扎实推进省市人大上下联动十项重点工作为抓手,注重“学与思”,把握“践与行”,积极探索创新,依法履职尽责,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新吴区奋力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先行示范作出了积极贡献。

  与嘱托同向,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坚持“第一议题”制度,构建上下贯通、全面覆盖的学习体系,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31次、开展交流研讨14次。自觉在区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严格执行重要会议、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向区委请示报告制度。去年,在庆祝全国人大成立70周年之际,区委组织召开座谈会,强调在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吴新实践提供更加坚实的制度保障。组织开展人大代表、人大干部学法活动,充分利用“代表讲坛”、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数字人大”、学习强国等线上线下平台,对全区各级人大代表进行集中学习培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必修课,把总书记的关怀厚爱转化为各级人大代表履职的强大动力,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吴新实践。

  与代表同舟,激活代表履职新效能。统筹推进“家站点”平台建设,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进“家”入“站”,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吸纳群众意见建议。组织代表定期参加“132,找代表”活动1800余人次,接待联系群众近6000余人次,群众提出问题近700个,形成建议60条。举办代表培训班4期,“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强区人大代表讲坛2期,区街人大共举办“代表讲坛”27次,市区两级人大代表近800人次参加活动,以讲促学、以学促干的氛围进一步浓厚。组织市人大代表新吴组代表跨区域开展专题调研,共组织代表小组活动54次,专题调研活动35次。成立园区发展服务代表组和社区治理代表组,服务产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为代表知情知政、依法履职创造良好条件。

  与人民同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首次组织便民交通情况和养老事业健康发展情况两项专项询问,委员和代表从“问”切入,发改委、财政局、民政局等8个政府部门以“答”破题,会后督促发现的问题得到有效整改,推动监督工作形成闭环。健全代表议案建议提出、办理、答复、评价、公开全过程管理机制,区人代会上提出的建议均在法定时限内办理完毕,一批针对性强的建议转化为促发展、暖民心的政策举措,畅通公交服务15分钟“微循环圈”、增设电动汽车共享充电桩等百姓关切的问题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发展基层民主,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思想,积极探索创新发展基层民主制度体系,在区委领导和支持下,常委会深入调研基层治理工作实际,深刻总结基层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经验,于去年率先作出《关于深化基层民主、推进基层治理的决定》,推行基层议事会、完善议事协商平台、落实涉村(社区)重大决策措施听证制,在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体系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与发展同路,助企创新发展落实新行动。继续推进代表联络站进产业链,设立7个企业界人大代表联络点,搭建企业家、人大代表、职能部门沟通平台。成立新吴区科创企业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业界代表提供新的活动平台。深入开展“千名企业家代表产业科技创新行动”,组织代表主动走进企业、问计企业、问需企业、服务企业,累计专题调研产业发展工作157次,企业家代表走访座谈300余人次,收集整理和积极有效处置意见建议72条,解决问题30余项。2023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先后开展太湖湾科创城建设、新质生产力发展、跨境电商、双高人才招引等专题调研活动,共30余名企业家代表参加调研。去年,区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推进全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决定》,区政府相关部门落实决定要求,为区内各类企业提供优质的政策支持、高效的服务保障,推动我区加快建设成为培育、壮大、应用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新吴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甘心雨)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