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准场景消费“新需求”,打造文旅融合“强引擎”
——滨湖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全区场景消费时代下的文旅融合情况
时间:2025-05-15 16:10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
近日,滨湖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全区场景消费时代下的文旅融合情况,助力加快释放场景消费活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调研组视察了马山睦邻中心灵山湾全域低空及时配送场景、山居壹聚民宿、拈花湾文旅+科技融合发展情况,听取了滨湖区文体旅游局关于全区场景消费时代下的文旅融合情况的汇报。
据悉,春节期间,通过放大春晚效应、落地惠民措施、打造消费场景、营造消费环境,滨湖区纳入监测的等级旅游景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173.8万人次,同比增长25.7%;主要旅游饭店平均入住率为70.7%,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2025年1季度,滨湖区共实现旅游总人数830万人,同比增长12.4%;实现旅游总收入95.3亿元,同比增长13.6%,文旅融合发展态势较好。五一黄金周期间,滨湖区纳入监测的等级旅游景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142.2万人次,同比增长12.1%。灵山、拈花湾、三国水浒城、鼋头渚等重点景区接待入境游客增长超50%。
调研组认为,近年来,滨湖区积极把握文旅产业发展趋势变化,主动契合文旅消费方式转变,形成了一批具有沉浸感、体验性、互动性,便于自媒体、短视频等新兴媒介进行传播的场域和情境,有效促进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带动文旅消费提质增效。
调研组建议,要聚焦开发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抢抓机遇谋划文旅重点项目,做好文旅创意策划,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运营,全面盘活闲置资产,充分开发光影艺术空间、沉浸演艺剧场等项目,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个性化场景体验。要全面推动业态融合健康发展。积极拓展低空经济在文旅场景中的应用,大力推动精品民宿向产业集群发展,构建完善“低空+”“民宿+”生态体系,不断延伸“文旅+”消费链条。要着力创新数字文旅产业生态。全面扩大数字智能技术在文旅场景中的创新应用,重点推进机器人技术、物联网感知、虚拟现实交互等前沿科技与文旅服务深度融合,打造“一地一品”的差异化IP形象标签,形成可持续的文旅消费增长极。要精准把握消费市场变化趋势。顺应消费市场下沉、旅游本土化特征,深入挖掘“微度假”消费带动潜力,重点开发露营房车、湖滨休闲等开放式旅游场景,推动门票经济向体验经济转型升级。(滨湖区人大办 仲腾欢)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