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研发+生产”一体化,打造“宜研宜产”新载体
——滨湖区人大常委会调研全区食品研发、生产“一址两用”准入新模式工作情况
时间:2025-07-31 14:19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
近日,滨湖区人大常委会调研全区食品研发、生产“一址两用”准入新模式工作情况,助力探索许可服务全新机制,加快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
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无锡元生智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威尔森淀粉工业有限公司,实地考察两家食品企业生产研发情况,现场了解食品研发、生产“一址两用”为企业带来的实际效益,与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代表展开交流,听取了关于全区食品研发、生产“一址两用”准入新模式工作情况的汇报。
调研组认为,自去年9月以来,滨湖区在全省率先颁出首张“一址两用”食品生产许可证,开启了“研发+生产”一体化的新模式、新实践,打破了专有场地政策局限,推动了食品柔性产业链建设,强化了政策赋能企业发展。
调研组强调,滨湖区要充分发挥江南大学在食品研究与研发领域的领军优势,开展“校企校地”深度合作,依托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强化三方面的工作:
强化标准意识,固化流程经验。在前期“一址两用”食品生产许可证颁发的基础上,进一步会同成功运作的企业,明确新产品许可项目归类及生产标准,确保新品的合规性,出台具有滨湖特色的“一址两用”食品生产许可证颁发的具体流程和操作标准,为全国同行的复制学习提供经验范本。
强化责任意识,孵化初创企业。设身处地洞察企业需求,帮助企业优化业务布局,明确申请主体,梳理政策规定,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包”,持续深化“研发+生产”一体化新模式,以良好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头部企业将总部、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品牌中心落户滨湖。
强化底线意识,深化公共服务。充分发挥“江南大学生命健康领域概念验证中心”及“江南大学食品中试创新基地”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公共服务功能,依托企业自身科研能力,提供并拓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专家科普、食品安全知识共享等公共服务,满足消费者“知食安、懂食安、享食安”的现实需求。(滨湖区人大教科文卫工委)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