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区

以民主之笔绘就银龄幸福实景

时间:2025-07-31 14:22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在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进程中,惠山区洛社镇张镇桥村人大代表联络站聚焦老年人需求,以“幸福生活圈”为抓手,充分激发人大代表智慧与力量,推动居家养老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为老年人幸福生活和社区治理注入强劲动能,在基层民主实践中交出了亮眼答卷。

  听民意,代表进站架起民情连心桥

  张镇桥村位于无锡市惠山高新区(洛社镇),是典型的老龄化社区。全村户籍人口超22000人,常住人口8900余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4300余人,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800余人。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咱们村老年人口逐渐增多,居家养老服务迫在眉睫,大家对居家养老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畅所欲言。”2024年4月16日,在张镇桥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的“132、找代表”活动上,惠山区人大代表黄明烽、镇人大代表黄宇、郭晨裕、周凌玲等与选民群众围坐一堂,围绕“养老服务”主题,共话民生关切。

  “助餐点的饭菜既卫生又营养,我们都很开心,能不能多开几家助餐点?”“农保老人到市级医院看病,能不能简化转院流程?”“村级卫生室的药品种类不多,建议增加药品种类,方便老年人配药。”“希望能增加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联络站俨然成为连接民意的“神经末梢”,大家纷纷围绕就医、就餐、配药、生活等养老问题,谈了自己的感受,也提出了问题。人大代表们认真倾听记录群众诉求,从专业角度提出了兼顾多元化需求、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智慧养老等意见建议,并表示将持续全程监督把关,整合多方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居家护理等多样化服务,确保养老服务规划落地见效。

  谋良策,考察取经赋能服务提质效

  “工作本上的一件件群众意见,是大家对晚年生活的美好向往,也是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不竭动力。”2024年5月、11月,代表们先后赴滨湖区荣巷街道龙山社区“幸福餐厅”、嘉兴市九如城康养中心、嘉善县魏塘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泰兴市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地考察学习养老服务的成功案例。在考察过程中,大家认真聆听介绍,实地观摩服务模式、设施建设、运营管理、“1中心厨房+4分餐点”模式等方面的先进做法,详细记录可借鉴的经验。考察结束后,代表们将看到的、听到的与本村实际相结合,第一时间形成调研报告,报告中提及的“引入居家适老化改造、医养结合、文化活动菜单化定制等先进经验,推动服务提质增效”等建议为张镇桥村居家养老工作的开展拓宽了思路,提供了有益参考。

  2025年2月至3月,张镇桥村代表联络站多次召集人大代表、养老运营方围绕“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开展专题议事会,探索可持续的养老服务模式。在协商过程中,代表们详细听取了张镇桥村居家养老工作的现状、目标与计划,各方充分交流、相互启发,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议事会提出的“以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目标,构建‘社区—邻里—街坊’三级服务体系”的方案,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可行。

  聚合力,沙龙议事擘画银龄新图景

  2025年5月29日,张镇桥村代表联络站率先拉开了“人大开放月”系列活动帷幕,以“倾听银龄心声,共筑幸福生活”主题,邀请职能部门负责人、人大代表、居民代表、养老运营代表等参与老年人养老需求与居家服务建设沙龙活动。“老年人的幸福在哪里?我觉得既要有物质的需求,也要有精神上的需求。”活动现场,区人大代表黄明烽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与会代表围绕助餐、活动空间、情感支持、上门服务等10项核心议题展开热烈讨论。现场收集的42条建议中,“申请适老化改造资金”“建立家属反馈微信群”等多项需求当即形成落实清单,运营方“康养”团队也展示了试运营方案。代表们纷纷表示居家养老需政府、市场、社区三方协同,将汇聚代表智慧和力量,联合运营团队细化服务清单,聚焦“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通过精准推动老年人需求落地,逐步完善“基础服务普惠+增值服务可选”的可持续模式,助力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居家养老示范样本。

  民之所望,行之所向。在代表们的积极履职和张镇桥村“两委”班子的协同努力下,张镇桥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多点开花、成效显著,从助餐、出行、生活关怀到基础设施完善,多维度构建老年友好型社区。截至目前,张镇桥村已建成7个为老助餐服务点,实现村域小区、村庄全覆盖,日均服务人数超100人;建成惠山区首批“巴士邻居”(张镇桥站),方便老年人出行,累计服务超1.3万人次;贴心发布《老年友好居家指南》,完成民生实事30余件,涵盖生活便利、健康关怀等多领域;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目前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将在年底落成,为银发群体勾勒出有温度、有质感的晚年生活画卷。

  撰稿:黄岚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