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经济学”传承的活态窗口
——惠山区玉祁街道人大工委专题调研礼社古村文旅发展情况
时间:2025-07-31 14:24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
青砖载史,文脉千年。有近千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礼社村,孕育了孙冶方和薛暮桥——中国经济学界的“双子星”这个“顶流IP”。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乡村振兴的号角与文化强国的旗帜在这里融汇,根据规划,这个古村即将焕发新的风貌,同时一座国家级的专题史馆——统计史馆(暂名)即将在这里破土而生。
为充分发挥人大监督支持、集智聚力的独特优势,保障这一重点文化工程高质量推进,玉祁街道人大工委主动作为,深入调研、全面监督史馆规划和建设情况,为礼社古村修复改造工程添砖加瓦。
缘石问道:学习借鉴取真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代表们在了解到礼社古村即将进行修复改造和建设国内第一个统计史专题展馆时,纷纷建言“要建就建成一流的,要与古村文脉、地方特色相呼应”。还有代表主动请缨,要担任史馆建设的监督员、历史文化的解说员。史馆怎么建?代表怎么干?“南通有中国审计博物馆可以学习借鉴”,一条信息迅速成为人大工作落实的发力方向。街道人大工委在听取大家意见并经党工委同意后,组织代表与区级机关部门相关负责人、文商旅集团项目负责人和策展设计师团队一起来到位于南通市的中国审计博物馆和陆洪小镇进行专题调研。
“统计与审计都属于经济学范畴,一脉同源”,展馆负责人高度概括。走进审计博物馆,代表们带着对史馆建设的思考与期待,时而凝神细听,梳理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脉络;时而驻足展陈,感受展品蕴含的文化积淀;时而互动询问,叩开场馆建设的启示之门……
“博物馆的功能作用如何定位?怎样才能保障场馆高质量运营?展陈素材和展品如何征集?”代表们纷纷发问。“中国审计博物馆作为全国唯一以审计为主题的行业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专业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里不仅是一个文物收藏机构,更承担着‘存史、资政、育人’的综合功能。”博物馆展陈部负责人深入介绍了场馆建设利用和数字化赋能应用场景等情况,为代表们一一解开心中疑虑。审计博物馆严谨的规划管理、丰富的互动体验、高效的教育功能、优质的宣传讲解,已为代表们提供了高标准的史馆建设参照坐标。
循迹陆洪小镇历史文化街区,文旅形态的结合和南通籍革命家刘瑞龙故居等红色教育场所的布展设计、志愿者的专业素养也为代表们提供了古村建设的参考素材。
聚智创新:多维融合见真章
学习比较的意义就在于取长补短、推动创新、优化决策。为了实现更精准的“因地施策”,代表们走进礼社建设工地,聚焦“活态”“保护”双命题,听取项目建设单位关于工程建设、展陈大纲及规划思路的汇报,探寻历史保护与现代创新的平衡之道。
“古村与史馆,既要有学术交流学习等专业规划的‘尺规’,也要让普通老百姓触摸到历史血脉的‘温度’,更要有‘立身之魂’。”座谈研讨中,一个个问题激发起灵感的火花,一次次应答流露出真诚的期盼。在礼社古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内,人大代表与政府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师团队和群众代表“五方联动”展开“头脑风暴”,围绕展陈特色凝练、资源瓶颈破解、长效运营机制等核心议题深度研讨,碰撞智慧火花。人大代表监督之问凿凿有声,设计师笔尖平衡学术与大众体验,文商旅与职能部门共同探索“政府主导+市场活化+公众参与”运营模式,父老乡亲情真意切的期盼记录在册。
“要加速让‘历史文化名村’‘经济学双子星’IP从规划走进现实,打造无锡地区的文化地标。”
“要加强规划,让修旧如旧的礼社古街再次兴旺起来。在这里要能飘着大饼香、响着锡剧腔!”
“史馆要聚焦文化内核的现代表达,运用数字化手段,生动讲述统计史与中国经济发展故事。”
……
调研组思想激荡,凝练四大靶向策略,将规划图纸升维成文化活体:
策一、展陈活态,以数字科技活化历史记忆,让尘封档案在AR光影中重述中国经济学脉络,凸显“中国经济学”实践基因。
策二、运营双循环,构建“公益内核+市场活水”双轮驱动,政府、市场、群众“三弦和鸣”。
策三、资源整合:纵横交融“一网通”,纵贯三级文物征集网络,横向打通部门数据壁垒。
策四、创新融合:打造特色教育平台、培育本土文化IP,推动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
长效赋能:古今交响谱新篇
新声之韵,于数据星河中绵延千秋。“留住了千年文脉就是守牢了发展的根脉,也赋予了新时代古村发展与创新的动能。”围绕形成长效工作机制,赋能“乡村振兴”,玉祁街道人大工委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将“护航千年文脉”作为本届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持之以恒抓好本地区人文历史资源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利用,推动礼社建成古村蝶变的“示范标本”,让人大工作成效真正服务地方发展、服务民生福祉,重点从以下几点持续发力:
一是将史馆建设纳入年度重点监督议题,通过定期视察、听取报告、专题询问等,推动成果从“纸上”落“地上”,构建全链条监督闭环。
二是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数字人大”平台等载体,架设常态化民意桥梁,组织代表进村入户听民意、汇民智、共监督,确保项目保质保量按时推进。
三是持续关注史馆建成后的社会效应与带动能力,支持其丰富内涵、创新形式,创造全新价值标杆,打造中国经济学文化的“活态窗口”。
四是支持沈静娟代表将“宏凤年糕坊”导入礼社古村,配合做好金融需求保障和厂房改扩建工程,后期将引导更多本地文旅资源在礼社汇聚。
青砖无言,见证沧桑;文化有声,昭示未来。当统计史馆的琉璃瓦透映出一缕曦光,古街的青石板上回荡起锡剧新韵,小小村落弥漫着大饼芳香,创客直播开启了“礼社盲盒”……古村新貌,不仅带来农村改革发展焕然一新的美丽景象,更承载着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讲好中国故事的美好愿景。
撰稿:马乙芳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