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感受民主温度!鸿山街道人大工委开展“人大开放月”系列活动
时间:2025-07-31 14:33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
“以前总觉得人大代表在大会堂,没想到现在人大代表就在小花园、楼道口和我们拉家常、解难题。”鸿运苑六三期的王大爷在小花园的座椅上感慨道,满脸都是笑意。这个6月,鸿山街道以“人大开放月”活动为抓手,用一场场“接地气、有实效”的基层民主议事会、一次次“听民声、话家常”的“132,找代表”活动,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新闻里、会场里“搬”到了居民家门口——50余人次走进人大代表联络站,20余条建议被“接单”,10余件民生微小事得到快速解决,“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在这里写下了最温暖的一个篇章。
代表“亮身份”:代表“家站点”变身“民意会客厅”
“毛代表,我小区广场晚上六点到八点喇叭声音太响了,这段时间家里小孩也正在做作业,有没有什么好办法管理一下?”“华代表,这次积水点统一维修搞得蛮好的,但是我们五区西门这边还存在积水的情况,能不能再完善一下?”6月10日,鸿山街道鸿泰苑第一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里,一场“不设剧本”的“132,找代表”选民接待会正热热闹闹进行。区人大代表毛蓉、街道议政代表华东一边认真记录,一边现场回应:“广场舞扰民”的问题,建议社区联动城管部门,常态化管理,注重方式方法,促进居民的相互理解与配合”“道路积水问题我们会后可以一起去现场看一下,再研究下合适的解决方案。”
这正是鸿山街道“人大开放月”活动的一个缩影。活动期间,街道20个人大代表“家站点”全部“敞开大门”,代表们主动“亮身份、亮承诺”,通过“固定接待”+“流动走访”等形式,把“接访桌”搬到小区楼道、企业车间、田间地头。截止目前,开放月累计开展接待活动19场,收集涉及老旧小区改造、停车收费、村庄环境、道路管理等群众关切的问题20余条,其中增设晾衣区、“一老一小”休闲娱乐设施打造等10余条建议当场“拍板”,其余的全部纳入“民生微实事清单”跟踪推进。
民生“微镜头”:人大代表实地调研解难题
“以前总觉得‘人大代表’是‘领导’,今天跟着王代表转了一圈才发现,他对社区的‘边边角角’和一些问题比我们居民更熟悉。”6月11日,马桥社区居民陈阿姨跟着区人大代表王晓昱“突击检查”——对鸿声南路的道路交通问题解决情况进行“回头看”。原本违停严重、交通拥堵的路段,在王晓昱的努力推动下,长期占道车辆清理了,隔离带和交通信号灯已经安装到位,鸿运路北跨伯渎河桥梁已实现通车分流。陈阿姨表示,“以前出门像闯关,交通事故频发,现在道路通畅了,心情也通畅了”。
“我们小区中套、小套的房型阳台特别小,衣服都晾不开,尤其是床单被套,都只能折起来晒,落地窗晒不到外面,物业又不让拉绳子晒,这让我们晒到哪里去?”6月10日,家住鸿欣苑小区的张阿姨跟着区人大代表唐玉娟、街道议政代表曹林兴一起来到小区内现场勘探选址,随行的还有社区工作人员和物业公司经理。一场现场调研议事会在小花园里进行着,从方案到选址,到具体楼栋分设零星点位和数量,大家共商共议,现场“拍板”了方案。这场带着阳光温度的多方协商,不仅晒出了居民的“急难愁盼”,更晒出了基层民主的温暖底色。正如唐玉娟代表所说:“小小晾衣杆,一头挂着民生诉求,一头系着治理智慧,这就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让群众“一起看、一起听、一起议”是这次开放月活动的一大重点,以前居民提完问题好像就没有参与感了,也不知道代表是不是重视这个问题,相关部门有没有在落实,问题能不能得到解决。现在,从提问题,到现场调研,到“民主议事会”“居民听证会”,再到“回头看”,各界代表、党员、居民全过程参与,“做什么、怎么做、做得怎么样”的话语权交到居民手中。“基层民主议事”延伸到了楼栋末梢,代表履职的触角也延伸到居民的关切上。
履职“常态化”:让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日常
6月12日,在双象公园的盈香书院里,区人大代表、鸿山医院副主任医师周美华在开展免费义诊活动,一边为居民测量血压,看病问诊,一边倾听民意,回应民声诉求。道路维修、积水、垃圾分类……在不知不觉中也听到了很多居民普遍关心的诉求。“我觉得听民意不光局限在座谈会、接待会上,可以充分利用好每一次与选民接触的机会,把履职变成自己的一种习惯、一种惯性。”周医生表示。
从“132,找代表”的耐心倾听,到“花园议事会”的共商共议,从特色门厅的改造现场,到“鸿”系课堂的欢声笑语……区人大代表张颖、鸿山街道梁鸿社区党总支书记更是将双重责任深融,躬身一线,把代表履职脚步丈量在社区的热土上,回应在居民的心坎里,让“全过程人民民主”融进社区日常工作点滴,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在每个微小之处。
从“进站接访”到“实地调研”,从“短期开放”到“长效运作”,鸿山街道“人大开放月”用一场场“有温度、有回应”的活动,让人大代表与群众从“面对面”走到“心贴心”。“人大开放月活动不是‘一阵风’,而是代表履职的常态化延伸。”鸿山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陆侃表示,开放月活动虽然只是6月,但是代表履职是长期的。街道人大工委将进一步按照深化基层民主、推进基层治理的相关要求,以“代表履职平台建设”为纽带,以“基层民主议事”为抓手,以“多元共治”为路径,扎实推进基层民主实践与基层治理创新深度融合,以“开放”促“参与”,以“民生”聚“民心”,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更有活力、更具实效!正如居民李大爷说的:“现在我们知道,人大就在身边,代表就在身边,民主就在身边。”(新吴区人大鸿山街道工委 钱婷妍)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