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 激活民主法治新动能
——关于旺庄街道基层立法实践探索
时间:2025-07-31 14:38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
基层立法联系点是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是畅通立法民意征集“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枢纽。无锡市新吴区人大旺庄街道工委立足区域实际,将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作为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核心工程,通过系统性制度设计与创新性实践探索,形成了“上通政策精神,下接地气民情”的立法民意汇聚机制,为地方立法提供了丰富的基层智慧,有效推动了立法决策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
一、阵地筑基,构建全域覆盖的立法民意网络体系
选址布局彰显区位优势。旺庄科技创新中心作为街道重点打造的区域性产业创新高地,集聚近300家企业、3000余名从业人员,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达85%。在此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充分依托高知群体集中、产业资源丰富的优势,为专业领域立法建议的生成提供了智力支撑。通过与产业园区的深度融合,立法工作得以精准对接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等领域的政策需求,有效提升了立法建议的专业性与前瞻性。
融合建设实现全域覆盖。创新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家站点”融合工程,构建“1+19+N”立体化立法意见征集网络。以街道立法联系点为核心枢纽,联动19个社区立法信息采集点,并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企业服务中心等N个延伸阵地,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民意收集体系。定期开展“立法开放日”“代表接待周”等活动,运用座谈会、实地调研、书面问卷等多元形式,广泛收集企业发展、社区治理、民生保障等领域的立法诉求,实现立法过程与群众生活场景的深度嵌入。
队伍建设夯实专业根基。建立人才支撑体系。组建30人的“基层信息员”队伍,由社区干部、退休领导、群众代表构成,确保基层声音及时传递;吸纳“三官一员一人”及行业专家、人大代表组建20人“专家库”,为立法建议提供专业论证;实施“能力提升工程”,通过立法专家授课、法庭实务观摩、模拟立法研讨等培训机制,系统提升信息采集员的法律素养与意见提炼能力,形成了“群众发声—专家把关—专业转化”的立法建议生成链条。
二、渠道创新,打造多维联动的民意汇聚工作格局
创新场景提升参与实效。在去年“无锡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意见征集工作中,创新采用“院落议事亭”协商模式,组织人大代表、行业专家、居民代表开展专题研讨,现场形成13条具有实操性的立法建议。依托春潮园第二社区“幸福楼道议事会”、群星社区“居民协商议事厅”、春雷社区“雷家茶桌”等特色平台,将立法意见征集融入社区日常治理场景,实现从“被动征求”到“主动参与”的转变。通过“社区广场宣讲”“老年活动中心座谈”等形式,推动立法工作贴近群众生活实际,确保收集到的建议兼具民生温度与实践价值。
数字赋能拓宽参与路径。构建“线上+线下”的民意征集体系。线下设立流动征集点,深入企业园区、商业街区开展定向调研;线上依托微信公众号、社区治理APP等平台,开通立法意见“云征集”通道,同步推出图文解读、短视频宣讲等普法产品,扩大立法工作的社会知晓度。通过“线上问卷分析+线下座谈研讨”的联动机制,实现不同群体、不同领域的民意精准归集,有效破解传统征集方式覆盖面不足的难题。
分类施策增强意见质量。建立“分级分类”民意处理机制:对涉及面广、共性突出的问题,组织专家团队专题研讨;对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依托“专家库”开展论证;对基层具体诉求,通过“代表建议直通车”直接反馈至立法机关。在《无锡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意见征集过程中,通过企业走访、行业座谈等方式,系统梳理出10条针对性建议,其中4条被纳入法规修订内容,切实提升了立法建议的转化率。
三、效能转化,建立闭环贯通的法治实践运行机制
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将立法征询工作与“132、找代表”群众服务日深度融合,实现民意收集、立法建议、问题解决的闭环管理。2024年累计收集社情民意337条,其中立法建议185条,推动解决老旧小区改造、公共设施配套等民生问题6项。通过“立法建议—政策制定—监督落实”的转化机制,将群众“金点子”转化为基层治理“硬举措”,有效提升了立法工作的实践价值。
深化法治宣传教育。构建“阵地+活动+品牌”三位一体的法治宣传体系。依托立法联系点阵地,联合政法、司法等部门开展“法治进社区”“法律大讲堂”等活动20场,覆盖群众2000余人次。创新推出“小苗说法”直播普法品牌,围绕婚姻家庭、劳动保障等热点问题开展专题直播,累计吸引数千余名群众参与互动。通过“线上+线下”“理论+案例”的普法模式,有效提升了群众法治意识与参与立法的积极性。
强化监督评估机制。针对《无锡市消防条例》等重点法规,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组织人大代表、消防专家、社区工作者深入居民小区、商业综合体、工业园区等场所,实地查看消防设施配备、消防通道畅通、消防安全责任落实等情况。梳理出老旧小区消防设施老化、电动车违规充电、消防通道占用等问题,推动消防设施升级改造项目1个,清理违规充电点位3处,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立法成果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
四、现存问题与改进方向
参与覆盖面结构性失衡。当前参与群体集中于社区活跃人群与专业人士,老年群体、小微企业从业者等参与率较低。后续将实施“精准触达计划”,定向收集特定群体意见;并建立“立法联络员分片包干”制度,深入企业车间、居民楼栋开展走访,确保立法意见征集的全面性。
建议转化机制有待优化。存在建议分类标准模糊、办理周期较长、反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将构建“全流程管理体系”,推行“一事一反馈”制度,通过短信推送、社区公告等方式,及时公开建议采纳情况,提升群众参与获得感。
队伍专业能力存在短板。部分信息采集员存在法律知识储备不足、建议提炼能力薄弱等问题。将实施能力提升计划,开展定制化培训;建立“帮带制”,组织“立法智库”专家与基层人员结对指导,通过案例研讨、角色扮演等形式,提升队伍专业素养。
下阶段,无锡市新吴区人大旺庄街道工委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参与覆盖面、建议转化、队伍建设等短板,逐项落实改进措施;持续深化探索创新,不断优化工作机制、拓宽参与渠道、提升服务效能,让基层立法联系点真正成为群众表达诉求、参与立法的重要平台;始终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扎实工作推动立法工作更接地气、更聚民心,为法治无锡建设贡献旺庄力量,奋力书写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新篇章。
(新吴区人大旺庄街道工委 龚萍)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