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米视角”到“全龄友好” 以代表力量守护儿童成长
时间:2025-09-30 11:22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
未成年人工作关乎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国家未来,守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梁溪区广益街道毛岸新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始终把守护全龄段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作为履职的重要内容,将儿童关爱工作与代表履职深度融合,聚焦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在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彰显代表新担当。
悉心察童情,聚焦儿童全方位需求。
毛岸新苑社区成立于2019年9月,下辖一个安置房小区、一个商品房小区以及自然村巷,常住人口约6800人,儿童约1025人,占总人口的15%。为了服务好未成年人群体,联络站积极畅通儿童诉求表达渠道。
用好童声收集网。驻站代表依托代表联系群众主阵地“一亩半园”“和睦亭”民意收集座谈点、楼道“好声音”居民议事厅等联系群众平台,专设“儿童面对面”窗口,聚焦“1米”视角下的多元需求,广泛吸纳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意见。现场回应诉求,及时联动资源解决,确保“童声”有回应、能落地。
成立儿童观察团。人大代表坚信儿童视角能为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联合社区通过组织招募,成立由儿童组成的“My Answer”小毛豆探索团,并每年定期纳新。探索团成员以“小小发言人”身份,围绕“文化体育”“儿童设施”“暑期活动”等议题积极发声、建言献策,打破成人主导格局,为社区治理贡献“童智”答案。
发挥儿童影响力。驻站代表通过不定期参加儿童活动,鼓励孩子将社区发现与讨论成果带回家分享,带动家长关注社区建设。例如,在环境整治中,社区中许多家庭受孩子影响,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宣传、绿化维护,实现了儿童与家长共建社区的主人翁意识。
暖心筑童家,打造儿童友好型空间。
联络站驻站代表紧扣儿童成长轨迹,围绕“毛豆”IP核心,以“毛豆育苗”为发展理念,持续推动打造具有社区特色的儿童友好品牌。
优化儿童友好阵地环境。走进毛岸新苑社区,宛如步入“儿童乐园”——这是人大代表推动社区儿童友好化改造的成果。“向日葵俱乐部”集阅读、学习、活动等功能于一体,为儿童提供“量体裁衣”式的多样特色服务,满足儿童多样化需求,环境既实用又充满童趣。2024年以来,驻站代表围绕儿童友好阵地建设,推动开展各年龄段儿童活动20余次,让家长儿童在声声欢笑中共度亲子欢乐时光。
延伸儿童友好楼道空间。为了将儿童服务拓展延伸到儿童的家门口,人大代表推动社区在毛岸新苑小区19号楼一楼门厅试点打造了儿童友好公共空间,设置绘本角、心愿墙等,为儿童常态化提供雨伞、休息座椅等服务。区人大代表、毛岸新苑社区党总支书记徐礼佳表示,“根据社区儿童需求,未来将在更多楼栋积极协调推广打造儿童友好公共空间,通过多主题化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打通服务儿童的‘后一米’”。
增设亲子儿童游乐设施。为了给周边社区儿童提供回归自然、释放天性的公共空间,引导儿童与家长通过活动交流增强亲子关系,人大代表协调社区在毛岸新苑小区和兴园内的童趣步道旁打造了一片“毛豆小天地”游乐园,滑滑梯、攀爬墙、探险绳索等游乐设施一应俱全,让孩子们能够尽情玩耍、拓展兴趣、锻炼身体。
爱心护童行,多方联动共育成长路。
毛岸新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深知儿童成长需多方合力,联动守护。代表们充分发挥作用,推动社区盘活儿童服务资源,多方联动共同助力儿童成长。
持续丰富儿童活动。人大代表积极走访调研,整合周边儿童服务资源,联合新开河小学、梁隽幼儿园、铃兰实验幼儿园融侨园等共建单位,陆续开展“红领巾”理论宣讲、“毛豆芽”科普讲座、传统节日活动、自然教育等多主题特色活动,覆盖红色教育、趣味学习、安全出行、心理健康等领域,全面提升儿童综合素质。
持续关注特殊儿童。为促进儿童形成健康心理素质,驻站代表联合社区、心理教育专家积极打造了心理健康关爱阵地,为儿童和家长提供心理科普、咨询等服务内容,推动建立困境儿童一对一帮扶机制,对贫困儿童、残疾儿童、留守儿童分类开展关爱走访、心理疏导、亲情沟通等多种关爱活动,进一步帮助困境儿童家庭纾解困难,营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持续推进家校社联动。围绕儿童权益保护、安全保障等问题,人大代表积极会同社区、校方、家长三方共商共议。2024年,针对东林中学桐华路分校门口的桐学路交通问题,驻站代表协调社区、交管部门进行实地勘察,因地制宜推进打造适儿化、安全化的“无忧上学路”,切实为未成年人出行筑牢安全屏障。
立足“一米视角”,守护“一颗童心”。毛岸新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将继续恪守代表职责,携手各方守护儿童成长,以儿童参与激活全龄治理,以儿童友好引领社会友好,用坚实的“人大力量”续写社区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崭新篇章,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注入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页
关闭窗口